时间来到11月3日,俄乌冲突第1348天
目前来看,种种迹象表明:乌克兰冲突或于2026年中至2027年初以类似 “朝韩模式” 的形态落幕,而这也与川普及共和党的政治预期相契合。
当地时间11月2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新一艘核潜艇于1日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出坞,可搭载“波塞冬” 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紧接着,美国前情报人员斯科特·里特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没有能够拦截"海燕"导弹的反导防御系统。
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川普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不会向乌提供战斧,不会参与有关欧洲可能扣押俄资产的讨论,战争也是拜登挑起的,美国对俄罗斯经济施压的手段有限。甚至他还直言,他对于解决冲突的速度仍抱有耐心:“没有见底。有时候得让他们打一架,让他们把情绪发泄出来。”
![]()
有分析指出,很明显,在普京明确表示“若乌用战斧导弹攻击俄本土,俄方报复将会非常猛烈,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和频频亮出大杀器之后,川普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又有微妙变化。甚至,就目前来看,无论短期战局如何,有两点趋势已基本确定:
其一,美北约直接下场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二,若乌克兰无法通过反攻正面击败俄军,战争终局将取决于军事分界线的最终位置——“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也难获取” 仍是铁律!
而若停在当前战线,乌克兰仍保有地缘价值与美欧长期支持的议价权;但若顿巴斯被俄方全面控制,以乌现有实力,不仅未来反攻无望,军心民心也恐难维系.......
那么,这个观点有道理吗?接下来,局势又将何去何从呢?
![]()
![]()
细细琢磨,不难发现:在美乌签署矿产协议、美国角色从援助国转向武器出口方并对俄实施新制裁后,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心态,明显不那么着急了——至少乌欧想要近期争取美国支持所谓的俄乌和平计划,算是基本落空了......
鉴于此前多轮谈判与和平方案均未突破僵局,美国很可能已看清现实——唯有前线出现重大变化或双方均无力再战,此时介入斡旋才能事半功倍。而这将意味着俄罗斯可能会能有更多时间和更从容的心态扩大军事优势........
![]()
换言之,接下来两个月,战事仍将激烈,美国则大概率进入“观察期”——其不会切断对乌军援,但“战斧”导弹的交付可能性或已基本排除,其重心将转向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西半球事务及供应链重建。而这也将意味着乌克兰正面临双重关键考验:
第一重考验在前线:若未来两月失守红军城与库皮扬斯克,战局恐全面被动,届时川普当局或将再次施压乌克兰让步以快速终战;而若能顶住压力,美方则可能转而要求俄方接受就地停火,否则将升级制裁.....
而第二重考验来自欧洲:据悉,12月欧盟峰会将聚焦对乌援助表决,核心选项包括 “动用俄海外资产援乌”“联合举债援乌” 及 “放弃援乌”。
据悉,目前欧盟内部分歧严重: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反对动用俄资产援乌。届时,乌克兰的前线表现,很可能将直接决定其向欧洲索援的成功率
![]()
当然了,话说回来,面对如此严峻态势,欧洲恐怕也要先观察观察,而乌克兰则势必会设法尽量守住红军城——哪怕是最终仍无法避免失守,那也得熬过12个月!
事实,也确定如此!最近两天,美西媒体开始盛传有关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试图组建突击群以解除红军城乌守军之围的消息——尽管这个计划可行性较低,因目标艰巨、后勤遭俄军火力压制,且抽调兵力会给俄军在其他战线的可乘之机:但若是能够成功将这场战役拖至明年初,届时在谈判桌,乌欧或不至过于被动......
![]()
种种迹象表明,局势已然开始明朗——现阶段,或已到了见真章之际了,决胜因素已主要取决于前线战事了。同时,鉴于泽连斯基曾于今年9月提出按现有接触线设停火线、搁置乌东四地归属、由美欧保障安全与重建的方案,且多次提及2026 年结束冲突的目标。
再结合川普此前提出的 “冻结战线、承认克里米亚归属” 等和平计划核心思路,有理由可大胆预判:冲突或于2026 年中至2027年以类似 “朝韩模式” 的形态落幕,而这也与川普及共和党的政治预期相契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