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京玩心理战太溜!借《外交官》炒热“末日武器”,美国人看懵了

0
分享至

普京玩心理战太溜!借《外交官》炒热“末日武器”,美国人看懵了

最近俄罗斯的“波塞冬”算是把全球军事圈的目光都抢光了。

普京亲自拍板说它“威力比萨尔马特还猛”,话音刚落,专门装它的核潜艇就高调下水。

这玩意儿可不是用来撑场面的模型,从头到脚都透着国际掰手腕的算计。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的里里外外扒明白。

咱们先聊聊这“波塞冬”到底是个啥狠角色。

它官方名叫“状态-6海洋多用途系统”,北约给起了个代号“卡尼翁”,但说白了,这就是个核动力驱动的水下机器人鱼雷,专门奔着沿海目标、军港和航母战斗群去的。

光看数据就吓一跳:最大能潜1000米深,比多数反潜设备的探测范围都深;航速能飙到100节,换算过来差不多185公里/小时,比不少军舰跑得都快。

更关键的是它用核动力,理论上能绕地球半圈,往深海一钻能潜伏好几个月,接到指令就自己找目标,根本不用人实时操控。

这玩意儿的个头也不小,长20米、直径1.8米,重量得有100吨,比普通鱼雷大30倍都不止。

肚子里的核弹头更吓人,有报道说当量能到1亿吨TNT,就算保守估计也有200兆吨,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要是在近海引爆,能掀起几百米高的核海啸,把沿海城市变成“死亡禁区”,放射性污染几十年都散不去。

更狠的是配套装备也跟上了。

上个月(2025年10月)俄罗斯刚完成“波塞冬”的核动力测试,证实能从母舰发射后正常启动核反应堆航行。

11月1日,专门搭载它的“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就下水了,国防部长都去站台助威。

这艘潜艇可不是随便改的,2014年就开始造,花了12年才完工,水下排水量1.2万吨,潜深500米,一次能在海里待120天,最多能装6枚“波塞冬”。



现在第二艘也在造,未来要部署到北极和太平洋,直接盯着美国西海岸。

你想啊,这组合拳有多难防?“波塞冬”用钛合金外壳抗深海压力,还能模拟民用船噪音躲追踪,接近目标再开高速突防。

现有反潜系统要么探不到这么深,要么追不上这么快,等发现的时候早就来不及了。

俄罗斯这波操作的时间点选得太有讲究了,简直像提前写好的剧本。

“波塞冬”测试的消息一放出来,距离网飞《外交官》第三季开播还不到两周。

这剧里,“波塞冬”可是核心反派武器,之前不少美国人看了都以为是编剧瞎编的“谣言级杀器”。

地缘政治分析师伊琳娜·茨克尔曼说得特实在:克里姆林宫这是省了上亿宣传费啊。

剧里刚把“波塞冬”渲染得有多恐怖,现实中俄罗斯就马上用测试告诉你“这玩意儿是真的”,直接把虚构和现实搅在了一起。

本来没多少人知道的武器,借着电视剧的热度一下成了焦点,这心理震慑力比炸个靶场管用多了。

说句实在话,俄罗斯向来懂怎么玩象征意义。

给这武器起名“波塞冬”,表面是对应海洋作战,其实暗合神话里海神“暴烈又记仇”的人设,跟这武器的毁灭性完美贴脸。

测试完俄媒还跟着起哄,把剧里的核危机剧情和现实测试绑在一起说,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心理战吗?更妙的是,就算这时间点真是巧合,俄方也立马把它变成了宣传工具。

西方观众刚在剧里为“波塞冬”捏把汗,转头就看到普京说这武器真实存在,那种“原来电视剧里不是瞎编”的冲击感,比任何官方声明都管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波塞冬”测试也是给美国递的“战书”。



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科罗琴科早把话说透了:“波塞冬”不在任何军控条约里,想怎么造怎么造,就是要逼美国续《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结果普京这边刚夸完“波塞冬”,特朗普那边就炸了,直接宣布美国要重启停了30多年的核武器测试。

要知道美国自从1992年就没搞过核试验了,现在突然松口,明摆着是跟俄罗斯较劲,说“你搞新杀器,我就重启试验”。

美国也没光喊口号,暗地里早开始布局了。

他们正在加速推“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就是冲着“波塞冬”来的。

这“虎鲸”长24米,重80吨,虽然不是核动力,但续航能到1.2万公里,能在水下待好几个月,肚子里能装鱼雷、水雷,还能搞反潜侦查。

说白了,就是想用无人潜航器组成的网络,反过来盯防“波塞冬”的动向。

现在两边都在水下憋大招:俄罗斯计划列装32枚“波塞冬”,配着新核潜艇蹲守北极和太平洋;美国一边重启核试验,一边加急造“虎鲸”。

本来就脆弱的核军控体系,这下更悬了。

俄副外长都说了,美俄在核领域的信任早就碎得捡不起来了,再这么折腾下去,之前的军控规矩怕是要彻底作废。

说到底,“波塞冬”根本不是简单的武器,是美俄核博弈的新筹码。

借电视剧搞心理战,用新杀器破军控规矩,两边你一拳我一脚,看似是秀肌肉,实则在给全球埋雷。

核竞赛这东西就像俩壮汉比谁的刀更锋利,最后刀光剑影的,旁边看热闹的也得提心吊胆。

军控从来不是靠嘴说的,真没了规矩,哪天杀器擦枪走火,谁也躲不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5岁308天,道曼成为欧冠联赛历史最年轻出场球员

15岁308天,道曼成为欧冠联赛历史最年轻出场球员

懂球帝
2025-11-05 03:38:49
U17女足世界杯最大黑马诞生!连克两大强敌,首次参赛就进4强

U17女足世界杯最大黑马诞生!连克两大强敌,首次参赛就进4强

绿茵舞着
2025-11-04 22:18:25
王刚的洋女婿彼得:出身英国贵族, “嫁”到中国,曾劝岳父离婚

王刚的洋女婿彼得:出身英国贵族, “嫁”到中国,曾劝岳父离婚

细品名人
2025-11-04 07:21:40
三折叠手机用了3个月后屏显异常,男子要退换被拒,京东回应

三折叠手机用了3个月后屏显异常,男子要退换被拒,京东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04 00:32:05
上海交大解剖376名糖尿病死者,惊讶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7大特点

上海交大解剖376名糖尿病死者,惊讶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7大特点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03 12:32:42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星巴克中国易主,博裕投资40亿美元拿下至多60%股权

星巴克中国易主,博裕投资40亿美元拿下至多60%股权

界面新闻
2025-11-04 08:33:42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22:40:40
乘客吐槽广州白云机场T3地毯阻力拉满

乘客吐槽广州白云机场T3地毯阻力拉满

现代快报
2025-11-04 13:15:04
“灰色强奸”离我们有多近?受害者:我甚至没意识到那居然是强奸

“灰色强奸”离我们有多近?受害者:我甚至没意识到那居然是强奸

云端小院
2025-10-30 08:09:36
白俄罗斯再次表示,已经准备好向乌克兰部署白俄罗斯维和部队

白俄罗斯再次表示,已经准备好向乌克兰部署白俄罗斯维和部队

山河路口
2025-11-03 23:40:25
储能需求大增 社保基金持仓11只概念股

储能需求大增 社保基金持仓11只概念股

证券时报
2025-11-04 06:23:03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雷人!雷军视频号评论区,清一色“雷总牛X”“小米YYDS”

雷人!雷军视频号评论区,清一色“雷总牛X”“小米YYDS”

麦大人
2025-11-04 14:35:52
11月7号立冬,老传统“吃立冬3宝”,3宝指啥?别忘记提前准备!

11月7号立冬,老传统“吃立冬3宝”,3宝指啥?别忘记提前准备!

简食记工作号
2025-11-04 11:45:19
10 天反转!德国外长一通电话,态度大转弯...

10 天反转!德国外长一通电话,态度大转弯...

占豪
2025-11-05 02:06:24
全运男篮首日战罢:辽粤浙鲁,各地媒体有话:有低调、不满和称赞

全运男篮首日战罢:辽粤浙鲁,各地媒体有话:有低调、不满和称赞

借你一生
2025-11-05 00:17:26
WTA年终总决赛第四日:萨巴伦卡连胜进四强,鲍里妮连败出局

WTA年终总决赛第四日:萨巴伦卡连胜进四强,鲍里妮连败出局

老牛体育解说
2025-11-05 02:19:44
赖清德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祖宅成了别人手中利器

赖清德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祖宅成了别人手中利器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11-04 13:56:32
2025-11-05 05:07:00
探源历史 incentive-icons
探源历史
闲暇之余爱读书,有感而发随笔一二!
1342文章数 3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鬼灭:无限城篇》引进版无删改? 博主因名誉权侵权被判赔偿米哈游11万元

亲子要闻

最新儿童平均身高公布,这代孩子真是高的离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