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国会山的投票结果让全球目光聚焦——参议院以51票赞同、47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终止特朗普政府全球全面关税政策的决议。这场投票来得正是时候,前脚中美高层刚在韩国釜山完成会晤并达成多项共识,后脚美国政坛就掀起针对关税政策的“倒戈风暴”,4名共和党议员毅然站到民主党阵营,用选票给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敲下了一记重锤。
投票的法律依据源自一项尘封数十年的旧规,允许国会直接废除总统发布的紧急状态声明。而特朗普当初推行全球关税,恰恰是靠着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将贸易逆差包装成“国家紧急状态”才得以实施。如今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直接戳破皇帝的新衣,公开嘲讽这种说法毫无意义,“贸易逆差就是个没用的核算数字,根本传递不了任何有效信号”。民主党方面更是火力全开,直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让美国家庭、农民和小企业为他的政治野心买单,这番话精准戳中了美国民众对物价上涨、企业成本激增的不满。
![]()
在此之前,参议院已经先行通过两项针对性决议,叫停了对加拿大和巴西的关税,此次全面叫停决议的通过,相当于给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略画上了一道休止符。但熟悉美国政治运作的人都清楚,这场胜利更像是一场象征性的反抗。众议院共和党早已提前设卡,出台新规则禁止众议员发起阻止关税的投票,即便后续众议院出现反转,想要推翻总统政策还需要国会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支持。兰德·保罗自己都坦言,要凑够这三分之二票数,除非发生经济灾难,而这显然不是任何人愿意看到的结果。
特朗普政府的尴尬处境,在中美釜山会晤后变得更加突出。这位向来喜欢用夸张言辞造势的总统,此次罕见给出12分的超高评价,在“空军一号”上高调宣称会晤“巨大成功”,强调中国已承诺大量采购美国大豆并立即启动。可白宫这边刚忙着邀功,参议院就用投票结果拆台,这种内外反差恰好暴露了美国政坛的深层分裂。要知道,美国政坛如今极化到什么程度?特朗普的盟友甚至遭遇遇刺身亡的极端事件,在这种氛围下仍有共和党议员公开“倒戈”,足以说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党内已经失去共识,其执政基础正在松动。
![]()
中美釜山会晤达成的共识,其实早已预示了美国关税政策的穷途末路。美方取消10%“芬太尼关税”,暂停24%对等关税和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中方同步暂停反制措施和船舶港务费征收,双方的互相让步看似回到了关税战前的状态,实则是美国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关税武器对中国失效,反而让美国自身承受了沉重代价。对比当年安克雷奇会谈时布林肯“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傲慢姿态,如今美国愿意坐下来平等对话,本质上是中国实力增长带来的必然结果,特朗普自己都在专访中承认,中国只认实力、只尊重实力。
特朗普推行全球关税,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一场服务于选情的政治表演。他需要通过“硬刚全世界”的姿态,向核心支持者传递“总统在为他们战斗”的信号,至于美国企业的损失、消费者的负担,在选票面前都成了可以牺牲的代价。这种将国家政策工具化的做法,不仅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更暴露了西方所谓“民主制度”的失能——政客只关心选票,却无视国家长远利益,专业理性让位于政治表演。
![]()
如今参议院的决议虽然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但已经成功削弱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合法性,让其继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难度陡增。更重要的是,这场投票撕开了共和党内部的裂痕,让特朗普的执政之路布满荆棘。中美博弈已经进入战略转折点,美国再也无法凭借优势地位居高临下,而特朗普这种靠政治表演维系支持率的执政方式,终究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矛盾。
白宫为关税政策付出的种种努力,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徒劳的折腾。参议院的投票结果已经明确传递出信号:美国国内的理性声音正在回归,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未来中美之间的交锋或许还将持续,但特朗普想要靠关税牌捞取政治资本的算盘,显然已经被参议院的投票打乱。这场政治博弈的后续发展,不仅关乎特朗普的执政前景,更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乃至全球贸易秩序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