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甚至出现细微的血丝。这些变化会逐渐累积,直到某一天照镜子的时候,你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皮肤开始衰老了。但实际上,这些皮肤特征的改变只是表面现象,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导致衰老的深层原因,以期找到延缓甚至逆转皮肤衰老的秘诀。
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者找到了皮肤衰老的全新机制:皮肤中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毛细血管相关巨噬细胞(CAM)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正是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皮肤毛细血管的老化和功能下降,并推动了皮肤衰老。
![]()
在我们皮肤的真皮层,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网络,它们负责为皮肤细胞输送氧气和养分。CAM就驻扎在这片微小血管网中,日常可以帮助维持血流畅通、修复血管损伤。
为了观察衰老过程中这类细胞会如何变化,研究者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技术,对小鼠皮肤进行了长期观察。他们发现年轻小鼠的皮肤毛细血管中,几乎每段观察的血管中都存在CAM;但年老小鼠的血管中,许多部分都失去了这些细胞的支持。更重要的是,CAM的减少速度甚至超过了毛细血管本身的退化速度。这意味着,从衰老顺序上来看,较可能是CAM细胞的减少加速了皮肤血管的老化。
![]()
图片来源:123RF
为了验证这些细胞的功能,研究人员尝试在活体小鼠皮肤中制造微小的血栓,观察CAM会如何响应。他们发现在CAM富集的区域,血管修复速度更快,血流会在数天内恢复正常;而缺乏CAM的血管,血流速度仍然缓慢,血管修复基本停滞。
反过来,如果在健康小鼠皮肤毛细血管中特异性清除掉CAM,这些区域的毛细血管则更容易出现血流阻塞,血管中会出现更多损伤留下的细胞碎片。
从机制上来说,真皮上层的CAM主要依靠自身分裂来维持数量,而不是从血液中招募。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当这些细胞的分裂速度跟不上损失速度时,总体数量就会逐渐下降。另外,新生的细胞也不会主动迁移到“空缺”的区域上,导致毛细血管网的部分区域完全没有CAM的身影。
![]()
既然知道了原因,能否通过干预手段“补充”这些细胞,从而延缓甚至逆转皮肤血管老化?
研究人员尝试给年老小鼠局部注射一种名为 CSF1-Fc 的蛋白质,这是一种能促进巨噬细胞存活与增殖的生长因子。结果在皮肤局部注射后,年老小鼠皮肤中的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回升;毛细血管的血流状况明显改善;血管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也恢复到接近年轻时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增加的细胞主要是原本就驻扎在皮肤中的巨噬细胞通过分裂而来,而不是从血液中临时招募的,这说明局部微环境的再生潜力依然存在。
这项新研究不仅发现微血管系统的功能衰退是皮肤衰老的深层机制,更找到了其中的关键免疫细胞。这也为开发局部抗衰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或许有望出现能刺激皮肤局部巨噬细胞再生的药物,从内部改善皮肤健康,延缓皮肤衰老。
参考资料:
[1] Kailin R. Mesa et al, Niche-specific dermal macrophage loss promotes skin capillary ageing, Nature (2025). DOI: 10.1038/s41586-025-09639-y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