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俊祥与父亲谈伯章等作于1970年上海大石斋。谈伯章,民国八大制壶名家、民国八大陶刻名家一代宗师顾景舟叔叔、陶刻大家谈尧坤的大伯。
作者简介
谈俊祥民国紫砂大家谈伯章之子
一代制壶宗师顾景舟表弟 1950年生于宜兴丁蜀潜洛的一个紫砂之家,父亲为民国时期著名紫砂艺人,自幼受紫砂文化的熏陶,年轻时在蜀山南街学艺时得到表哥一代宗师顾景舟的指导,并亲自为其提艺名“岩陶”。就这样继承了父亲和表哥的做壶手艺,在传统制壶上坚守了几十年。 1976年陪同顾景舟一起对古代窑址作发掘考证工作,对紫砂的传承工作做资料的研究和收集。 1985年参加紫砂三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与顾景舟一起致力于三厂紫砂壶设计与制作指导工作。 1986年应邀赴香港参加由“海洋陶瓷艺术公司”主办的“宜兴紫砂名人作品展览”,并作制壶表演。 1992年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一书,为顾景舟先生提供资料及宝贵意见。 1993年赴台湾参加“宜兴陶瓷艺术作品展览会”并为《紫玉金砂》签售。 1996年应邀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由“绿茶茶行”主办的“紫砂名人风采陶艺展览”并参加紫砂研讨会。 2015年参加“江苏省宜兴紫砂艺厂六十周年庆暨纪念顾景舟百年诞辰紫砂艺术展”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讲。 从艺几十年来,在紫砂艺术探索漫漫长路上,一直在努力前行。不屑一顾的是虚名;全力追求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紫砂文化的结合。秉承着老一辈紫砂艺人们踏实努力、兢兢业业的精神,发扬当代艺人创新开拓、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致力于为壶友奉献最高雅的艺术享受。
镂空汉方赏析:
匠心巧琢,福运自来。整把壶造型工美,壶身精雕“蝙蝠衔钱”“莲生贵子”图案,寓意吉祥安康、富贵绵延,是传统美学与美好祝愿的完美融合。
![]()
【泥料甄选】采用宜兴黄龙山原矿紫泥,矿层中天然“鸡眼”颗粒密布,经老师傅手工捶打、陈腐三年而成。泥质温润如脂,色泽沉稳内敛,触手生温,泡茶时能激发茶香,养壶后更显包浆光泽,越用越有韵味。
![]()
![]()
【工艺解析】
方器经典,线条凝练。壶体方正端庄,肩线挺括,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体现匠人对“方中见圆”的极致追求。壶嘴、壶把与壶身过渡自然,持握舒适,符合人体工学。 镂空浮雕,层次分明壶身正面采用双层镂空工艺,外层透雕缠枝纹,内层浮雕“蝙蝠”与“铜钱”,蝙蝠展翅,铜钱方正,寓意“福在眼前”;下方辅以“并蒂莲”纹,象征纯洁吉祥、多子多福。色彩上以金、红、青三色点缀,使传统纹样更显灵动鲜活。细节考究,古韵悠长壶钮为桥型设计,与壶身呼应;壶盖内有“印”式章,壶底刻“谈俊祥制”款
![]()
【适用场景】
品茗雅集:方壶容量约200ml,适合泡制普洱、岩茶等重香茗茶,茶汤流通顺畅,茶香凝聚。
收藏馈赠:镂空工艺复杂,手工制作耗时耗力,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是文人雅士收藏或节日送礼的佳品。
家居陈设:古朴雅致的造型,可作为案头摆件,彰显主人品味与文化底蕴。
【养护小贴士】
新壶先用温水烫洗,去除表面粉尘;
泡茶时可让茶汤均匀浸润壶身,避免骤冷骤热;
定期用软布擦拭,忌用化学清洁剂,让其自然养出温润包浆。
【结语】“镂空汉方·”不仅是一把紫砂壶,更是一件承载东方美学的艺术品。它以泥为纸,以刀为笔,将传统吉祥寓意与精湛工艺熔铸一体,让每一次执壶、品茗,都成为与传统文化的温柔对话。愿这方小壶,伴您福运绵长,茶香常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