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记者从吉林石化化肥厂获悉,该厂合成氨装置乏汽回收项目二期近日顺利投用,这一扩能改造项目每小时可节省加热蒸汽3吨,预计全年可节约蒸汽391.2万元,标志着该厂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再次迈出坚实步伐。
据了解,2024年12月,针对合成氨装置运行中产生的能源浪费问题,该厂实施技术改造,通过新增乏汽回收装置,将原本白白浪费的乏汽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年可回收乏汽约3200吨。 其后,随着工厂转型升级项目深入推进等因素,乏汽产生量不断攀升,达到原设计值的2倍,面对如此巨大的乏汽增量,乏汽回收系统已显得“力不从心”。为此,该厂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经过深入分析和反复试验,制订了二期扩能改造方案。
![]()
改造过程中,该厂通过新增2台大功率卧式离心泵,给管线装上更强劲“心脏”,解决原机泵气蚀余量小、热水输送能力不足的问题,乏汽撬装规模较设计扩能了100%。同时,对集水罐进行优化,抬高溢流管高度0.5米,增加了缓冲容积,提高了泵的汽蚀余量,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此外,该厂还针对吸收凝结水罐D1306乏汽的动力头进行改进,增加一条加水副线,解决了水量不足导致混合温度高、动力头水击振动大等问题。
“我们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自行设计制作夹套换热设施,用它对集水罐顶部不凝气排放口的闪蒸汽进行冷凝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冬季罐顶结冰,既确保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又减少了员工巡检时的安全隐患……”合成氨车间主任尤永平介绍。
![]()
10月28日,乏汽回收二期改造项目正式投用。D1306乏汽的30%被顺利引入伴热热水加热器中,替代了0.5兆帕加热蒸汽,有效减轻乏汽吸收撬装的工作负荷,同时也使伴热温度提升了32摄氏度。这一升温犹如给暖气片加了一个外挂“热宝”,让室外的设备管线更加温暖过冬。
此次扩能改造的成功投用,彻底消除了1300单元框架的长年放空现象,降低了能源浪费和噪声污染,消除了装置“跑白龙”和冬季设备“冰挂”问题。(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谭欣洁)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