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断创新,为学生铺就了多元化成长路径。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作为其中两种典型培养模式,各具特色与优势,成为众多学子提升技能、实现就业的理想选择。接下来,小优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模式!
一、两种模式核心区别
1.培养主体和责任划分不同
订单培养模式以学校为核心主体,企业仅扮演“合作方”角色,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标准,学校按企业需求制定课程,派讲师授课,不直接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完成教学后,将学生定向输送到企业就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由于课程高度匹配单一企业的岗位需求,一旦学生后续想离开该企业,跨行业就业时竞争力较弱,职业发展容易被 “绑定在单一企业” 的赛道上。
现代学徒制模式是以校企双方为共同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还需指派经验丰富的“师傅”,专门负责学生岗位实操技能的教学与指导。
2.学生身份与学习场景不同
订单培养模式下,学生始终只有“学生”这一单一身份,学习场景以学校为核心,日常以在校上课、完成校内实训为主,仅在实习阶段前往企业进行短期实践,且该实习更侧重于岗位适应。
现代学徒制模式让学生兼具“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学习场景校企交替。学习过程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由企业师傅全程带教并直接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部分地区的学徒还能享受企业发放的学徒补贴。但由于双重身份的互换,适应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难以适应“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频繁切换,易陷入“疲于应付“的困境。
3.培养目标与就业绑定不同
订单培养模式以向合作企业精准输送适配人才为核心目标。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自主决定是否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现个人职业选择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双向匹配。
现代学徒制模式目标是培养企业直接能用的熟练技术人才,就业绑定牢固。学生从入学起就与企业建立学徒关系,培养过程完全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展开,毕业后通常转为企业员工,就业稳定性相对更高。
二、如何选择两种模式
若你更看重学习的稳定性,毕业后对就业选择保有灵活性,可优先考虑订单培养模式,适合对岗位方向有大致规划但暂不想过早固定企业的学生。
若想尽早积累实战经验,希望一边学习一边赚学徒补贴,且明确想在某类企业长期发展,可选择现代学徒制模式,动手能力强、能适应“工学交替”节奏的学生更适配。
![]()
三、院校推荐
订单培养模式
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针对不同产业领域需求,与企业精准共建特色订单班。与成都科能石油携手打造的安全石油订单班,聚焦油气安全技术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业师资团队,还联合搭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贴合行业实际的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与潍柴联合开办的“潍柴工匠”订单班,则创新采用虚实交错的实训体系,重点培养智能产线调试领域的专业人才,助力学生快速适配企业岗位需求。
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与福寿园企业携手共建产业学院,为专业人才培养注入产业活力。作为该校王牌专业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其订单班更是与上海福寿园、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深度合作,采用“2+1”分段式培养学制,前2年学生在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后1年进入合作单位开展沉浸式实训。
![]()
此外,专业的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涵盖遗体防腐、殡葬礼仪等核心内容,同时依托国际尊体研究中心等优质实训基地,让学生全程参与真实业务项目,实现专业学习与行业实践的无缝衔接。
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与优质企业共建订单班,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成长路径。
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携手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开设专属订单班,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与企业实习后,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得优先入职企业的机会,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护理系则聚焦神经专科护理人才缺口,与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深度合作打造定向订单班,企业从课程设计阶段便提前介入,不仅与学校共同开发契合神经专科护理需求的特色课程模块,还全程参与学生的临床带教环节,学生通过选拔进入订单班后,毕业后将直接定向输送至医院相关护理岗位,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学徒制模式
1.南通职业大学
学校立足南通及长三角产业优势,在多个重点领域开设现代学徒制专班,形成“一专业一特色、一企业一方案”的培养格局。
在医药化工领域,依托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重点专业,推行“校企融合、三阶段、三合一”模式,学生入校即可享受企业补贴,毕业即入职。2025年更与澳斯康生物、江苏慧聚药业等企业达成共识,将企业生产工艺融入教学并共建科研工作站。
在服务业领域,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与南通滨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深化现代学徒制合作,从招生、培养到就业实现全流程协同,学生可以在南通完成9个月实习,就业后多快速成长为基层管理人员,如今企业中高层团队不乏该校毕业生身影。
2.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学院在培养节奏上,推行“识岗、试岗、轮岗、定岗、顶岗”的五阶段路径,将企业真实项目和岗位标准全面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渐进式过渡。
在教学实施中,实行“双导师制”与“双元教学”,企业技术骨和行业大师担任实践导师,如菜鸟网络选派仓储主管指导实训,学校则聚焦理论教学与职业素养培育,且通过校企互聘机制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同时,学院将岗位操作规范等纳入课程体系,同步推进学历教育与技能认证,实现“教学-实训-认证-就业”闭环衔接。
3.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学院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创新了“三互通双月轮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互通”即招生与招工互通、教师与师傅互通、上课与上岗互通。“双月轮替”是指在第三、四、五学期,由企业师傅和学校导师共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两个月由学校导师授课,两个月由企业师傅指导。通过这种校企交替教学的方式,提升学徒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小优认为,无论是选择订单培养还是现代学徒,两种模式都能帮助大家绕开学用脱节问题,关键需要结合自身性格、兴趣和规划选择,最终靠技能提升职场竞争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youzy_cn)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