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碗米饭:电饭煲的百年进化史

0
分享至

第一章 战后废墟上的构想:未竟的电热炊具实验

1945 年的东京街头,硝烟散尽后的废墟里藏着特殊的民生需求。战败后的日本军工企业纷纷转产民用品,三菱电机率先将目光投向厨房 —— 当时家庭煮饭仍依赖炭火,需专人时刻看管,稍有不慎便会夹生或糊锅。1947 年,三菱推出第一款电热煮饭器,本质是在铝锅底部加装加热线圈,却因缺乏温度控制装置,煮糊的米饭成了常态。

“那东西根本算不上发明。” 曾参与早期研发的工程师后来回忆,这款原型机需要使用者反复插拔电源,且耗电量极大,当时日本家庭供电不稳定,常常煮到一半断电。松下、索尼随后跟进的同类产品,也因同样的缺陷夭折。这些失败的尝试却埋下伏笔:用电能替代明火煮饭,已成为技术人员的共识。



彼时的东京东芝工厂里,流水线工人大佐雄正面临另一种困扰。他和妻子千由美为班组做饭补贴家用,每天要在休息时间完成洗米、烧火、焖饭等繁琐工序。1955 年深秋的一个傍晚,疲惫的千由美随口抱怨:“要是有能自己煮饭的锅就好了。” 这句话像颗种子,落在了爱钻研的大佐雄心里。

第二章 103℃的突破:软磁铁造就的创新

大佐雄的灵感来自工厂的电机厢。一次设备过热跳闸的警报声中,他突然意识到:“煮饭也能像电机一样温控。” 他开始每天记录煮饭数据,发现米饭煮透时,锅内温度会因水分蒸发升至 103℃,再高就会糊锅 —— 这个关键数值成了发明的核心。

难题接踵而至:如何让装置在 103℃自动断电?又如何保持温度?在公司技术专家的协助下,他发现了软磁铁的特性:低于居里温度时具有磁性,达到 103℃则瞬间失磁。这个发现催生了电饭煲的核心结构:按下开关后,永久磁铁与软磁铁吸合接通电路;饭熟温度达标,软磁铁失磁,触点分离切断电源;温度下降后,软磁铁恢复磁性重新加热,实现自动保温。



1956 年圣诞节前,东芝试制了 700 台搭载这项技术的电饭煲。为打开市场,销售人员带着样机上门演示:往内锅放米加水,按下开关后便无需看管,半小时后自动弹出的按键伴随着满屋米香。这种 “魔法” 让日本家庭疯狂,700 台机器一周售罄,一个月后产量飙升至 20 万台。四年后,日本半数家庭都用上了这种新型炊具。

第三章 中国厨房的接纳:从 “稀罕物” 到必需品

电饭煲进入中国的脚步始于 1960 年代初,第一批百余台进入内地,多被外贸单位用作展示品。1983 年,广州电饭锅厂引进日本生产线,推出 “三角牌” 电饭煲,售价相当于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且需凭票购买。北京市民李阿姨回忆:“当时邻居结婚能陪嫁一台,全楼都来围观怎么用。”

1980 年代中期,中国家电行业迎来转机。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美的、苏泊尔等企业陆续涉足电饭煲生产,通过技术改良降低成本。1987 年,全国电饭煲产量突破 1000 万台,价格降至普通家庭可承受范围。与传统蜂窝煤炉相比,电饭煲的优势显而易见:无需看火、不会糊锅,冬天还能替代稻草 “饭焐子” 保温。

1990 年代的中国厨房掀起 “电饭煲热”。上海的百货商店里,印有水位刻度的机型受欢迎 —— 厂家贴心地标注了 “东北米”“籼米” 对应的加水量。到 1999 年,农村市场的普及率已超过 60%。广东凭借产业链优势成为生产中心,“电饭煲” 这个粤语词汇逐渐取代 “电饭锅”,成为全国通用叫法。2005 年,中国年产量达到 6000 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 70%。



第四章 技术迭代:从煮饭工具到智能厨房核心

进入 21 世纪,电饭煲的进化从未停止。2008 年,IH 电磁加热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发热盘模式:通过电磁线盘环绕加热,让内胆均匀受热,煮出的米饭口感接近柴火灶焖制的效果。苏泊尔研发的球型内胆进一步优化受热面积,解决了传统电饭煲 “锅底熟、表面夹生” 的问题。

能效标准的升级推动行业洗牌。2018 年实施的 GB12021.6-2017 标准将电饭煲分为 5 级能效,倒逼企业改进加热技术。2024 年新实施的 GB21456—2024 标准将其纳入厨房电器统一规范,要求待机功耗不超过 1.5 瓦。如今主流机型的能效已普遍达到 2 级以上,耗电量较 1990 年代下降 40%。

智能时代赋予电饭煲更多可能。美的推出的物联网电饭煲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操控,预设 “煲仔饭”“杂粮粥” 等十余种程序;九阳的珐琅内胆机型能直接从煮饭切换到烘焙模式。2020 年疫情期间,“一颗番茄饭” 食谱走红:大米、番茄、腊肠放入电饭煲一键焖制,成为上班族的快手餐优选。



从 1940 年代的简陋电热锅到如今的智能炊具,电饭煲的进化史正是一部民生改善史。它不仅解放了双手,更见证了技术如何贴近生活:当大佐雄在东京工厂里记录温度数据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个为解决吃饭难题的发明,会成为全球数十亿家庭的厨房标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他曾在炮兵制造很多问题,调成都军区几年后被撤职,下放到炼油厂

他曾在炮兵制造很多问题,调成都军区几年后被撤职,下放到炼油厂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03 17:20:03
不愿用印度人生产汽车!美国Jeep宣布关闭加拿大工厂

不愿用印度人生产汽车!美国Jeep宣布关闭加拿大工厂

帅真商业
2025-10-20 18:16:14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液态金属、航天系、教育信息化等概念走弱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液态金属、航天系、教育信息化等概念走弱

界面新闻
2025-11-04 09:28:10
ASML有点郁闷!台积电依然拒绝,光刻机转折点到了

ASML有点郁闷!台积电依然拒绝,光刻机转折点到了

科技强哥说
2025-11-03 14:45:04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全网社死!上海出轨律师大有来头,已躲起来,小三航空公司遭围攻

全网社死!上海出轨律师大有来头,已躲起来,小三航空公司遭围攻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3 18:19:03
79年调整领导班子,陈云提议让汪东兴退位,汪回复8个字掷地有声

79年调整领导班子,陈云提议让汪东兴退位,汪回复8个字掷地有声

大运河时空
2025-10-23 17:46:21
球迷热议杨瀚森短期内不去G联赛!开拓者培养引质疑 小杨打不上球

球迷热议杨瀚森短期内不去G联赛!开拓者培养引质疑 小杨打不上球

狼叔评论
2025-11-04 09:38:04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细雨中的呼喊
2025-09-27 22:58:29
场均41+31+18!联盟最水总经理,放弃三大顶级后场,组三状元摆烂

场均41+31+18!联盟最水总经理,放弃三大顶级后场,组三状元摆烂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3 15:43:59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学生校门口买淀粉肠 电动车钥匙被学校工作人员当场收走 学校回应:已成立工作专班

学生校门口买淀粉肠 电动车钥匙被学校工作人员当场收走 学校回应:已成立工作专班

闪电新闻
2025-11-03 11:21:29
腾讯反击索尼抄袭指控!《我的世界》全球销量已突破3.5亿份

腾讯反击索尼抄袭指控!《我的世界》全球销量已突破3.5亿份

游戏头条
2025-11-03 08:05:49
男篮世预赛12人名单已明朗!周琦赵睿领衔:杨瀚森缺席赵继伟落选

男篮世预赛12人名单已明朗!周琦赵睿领衔:杨瀚森缺席赵继伟落选

篮球快餐车
2025-11-04 01:37:59
唇语专家解读:斯彭斯离场前对弗兰克说道“我不干了”

唇语专家解读:斯彭斯离场前对弗兰克说道“我不干了”

懂球帝
2025-11-03 19:12:07
77岁武则天被男宠折腾睡着后,张昌宗走到隔壁房间扑向一美艳女子

77岁武则天被男宠折腾睡着后,张昌宗走到隔壁房间扑向一美艳女子

百态人间
2025-10-30 15:04:35
黄金一夜“变贵”!深圳水贝金价每克上涨60元,多家金店加价前暂停出货

黄金一夜“变贵”!深圳水贝金价每克上涨60元,多家金店加价前暂停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00:12:55
44岁苍井空老师复出后变这样了?最新现场红色吊带实拍被段子手玩坏了哈哈

44岁苍井空老师复出后变这样了?最新现场红色吊带实拍被段子手玩坏了哈哈

王根基
2025-11-02 20:37:38
北京80万“黄金剩女”现状:宁住合租房不回乡,婚恋市场谁接盘?

北京80万“黄金剩女”现状:宁住合租房不回乡,婚恋市场谁接盘?

阿离家居
2025-11-03 14:57:51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参考消息
2025-11-03 19:22:07
2025-11-04 10:08:49
科技的第一线
科技的第一线
直击科技创新现场,记录技术突破重要时刻
6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小米占比超60%,华为第二,荣耀第三

头条要闻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美国财长贝森特同天发声

头条要闻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美国财长贝森特同天发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苹果 Apple 家庭旧版 Home 架构将于明年 2 月停用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9to5Mac 称苹果带屏 HomePod Touch 将解决 Siri 控制难题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