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
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罗勉报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谋划布局“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据了解,四中全会号角催征,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担当、锐意进取,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澎湃,振奋人心,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经济总量超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大省,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和“十五五”待启的重要节点,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深入谋划推进“十五五”发展,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打下坚实基础。广东,这片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正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守正创新,苦干求实,孕育更加精彩的发展奇迹,书写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故事”。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广东省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位于深圳龙岗的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巡逻的机器狗灵活穿梭,舞蹈机器人引人驻足,导购机器人引发顾客频频点赞。距此10余公里的南山“机器人谷”,汇聚了越疆、众擎、优必选等众多机器人创新企业。今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署长赵冰冰说,认真学习领悟全会精神,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下一步将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规划、生态建设、招商企服、场景推广等,拿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创新劲头,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挺进科技研发‘无人区’。
广州黄埔区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办公室主任黄建强说,低空经济是广东重点部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加快建设5G-A基站,推动起降场站建设,创造更多应用场景。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低空产业链式发展,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坚实后盾。
东莞的松山湖科学城有“三高”,绿色含量高、科技含量高、年轻人含量高,这个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园区,2024年经济总量超过1000亿元,就业人口平均年龄仅28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第一。广东正全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宾馆一房难求,地铁、街巷、商场里不时能看到外国客商……举办的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广交会“永不落幕”的口号,充分彰显中国经济的活力与信心。
在广交会现场,广东本土企业TCL带来会说话的空调、115英寸QD-Mini LED电视等数百款创新产品。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坚定了,将继续保持高研发强度,不断以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自主研发、人才储备和长期投入。我们的科技研发人员超2万人,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超11万件。
持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10月27日,广东省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提出不断开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一描述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发展鸿沟”的说法曾广为流传。2022年底以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分解部署了近100项改革任务。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向集约要空间。开展强县扩权改革,出台财政“省直管县”实施方案,将新增财力九成留给县里。出台全国首部专门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理顺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广东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一件接着一件办好办成,一年接着一年稳扎稳打,持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曾经的县镇村发展短板,正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2024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9年的2.55∶1缩小至2.31∶1。未来5年,广东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广东省高速网络四通八达,城际铁路渐次铺开,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联通,不仅仅涉及道路交通的“硬件”,还包括公共服务的“软件”。“湾事通”为粤港澳三地居民提供出行、支付、就业等服务,“湾区社保通”成为连接港澳与内地的“民生纽带”,“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就业创业和定居……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让资金在“大湾区”更便利划转,截至今年9月末,大湾区已有17万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理财产品,境内34家银行、14家证券公司展业,办理资金汇划1262亿元。粤港澳三地融通,令这片区域越来越像一座名为“大湾区”的巨型城市。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外资机构纷至沓来。今年4月,美国知名初创企业加速器Plug and Play(璞跃)落户深圳,启用中国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璞跃中国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总经理叶飞说,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不少境内外企业已经入驻,正是看中了大湾区的开放创新生态和聚合效应。
广东省勇当改革开放先锋的脚步决不停歇,将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三地进一步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政策协同、资源共享,携手谋划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协同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全方位提升百姓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贯彻全会精神,广东正接续奋斗,下大力气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在广州越秀区洪桥街道,毗邻省政府办公区的核心位置,一栋新落成的名为“黉桥·小石集”的4层红色建筑引人瞩目。经过“原拆原建”,它从一片设施老化、没有消防通道的危旧房变为风格新潮、公共设施齐全的好房子。
广州市越秀区委书记郭昊羽说,从原来见缝插针错落着的17栋房屋,到重新规划为一栋综合楼,不是简单的物理融合,更是机制的创新和施政思路的改变。中心城区普遍面临房屋陈旧老化的问题,下一步将扩大危旧房改造范围,继续扩大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让寸土寸金的地段也能“长出”宜居好房子。
中午时分广州大塘街道秉政社区长者饭堂,不少老人正排队有序挑选白切鸡、卤鹅腿、青菜、炖盅等菜品。六旬老人陈奶奶介绍,来这家饭堂吃饭可以享受优惠,两荤一素套餐比市场价便宜不少,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广东越来越普遍。从一碗热饭,到一张干净的居家护理床,再到上门助洁、助行等举措,老年人的诉求被高效回应。
佛冈县,广东省中部一座人口30多万的县城。得益于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县人民医院每年能做600多台技术难度不低的心脏导管手术,广东省人民医院派驻的佛冈县人民医院院长梁昌详说,如今,县城医院已能够治疗大部分急性症状。
2023年起,广东计划5年内推动万名医师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当地医疗水平快速提升。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刘利群表示,目前广东已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