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说出来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意外:美国又一次把贸易“旧戏码”搬上了台面,重启对华301调查。还没等中国这边反应,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接放话——中国稀土要是出口不畅,美国就立马加税。
![]()
新一轮贸易“交锋”
美国最近的动作,多少显得有些迫不及待。2025年1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宣重启301调查,理由还是那句老话——担心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
这项调查源自1974年美国贸易法的第301条,归根结底就是让总统有权针对所谓“不公平贸易”对象加征关税。美国其实并不避讳这一点,反而在近期的多场公开场合强调,301调查将成为对华贸易政策的“重要抓手”。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
贸易代表格里尔在一次听证会上直言,哪怕中美之间有过短暂的贸易休战,美国也会继续对中国展开调查,尤其盯着2020年第一阶段中美贸易协议的履行情形。
美国对301调查的选择性执法,已经引发外界普遍质疑。欧洲多国及世贸组织专家公开表示,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正在削弱国际贸易秩序的公信力。
美国盟友也在观望,毕竟上一轮贸易战,欧洲、日本都被卷进来,吃过亏,谁还愿意轻易站队?美国拉拢盟友共同加税的算盘,眼下并不顺利。
贸易代表格里尔
![]()
稀土牌照与“加税威胁”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的一席话,把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推向稀土领域。她公开称,如果中国持续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将不得不“被迫”提高对华关税。
与此同时,她还表达了希望中美成为“可靠伙伴”的愿望。表面看似平和,骨子里却是赤裸裸的威胁。
稀土之所以被美国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广泛用于高科技、军工、绿色能源等关键行业。中国目前掌握全球约60%的稀土产量和绝大部分的精炼能力,这让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极度依赖中国。
![]()
美国多次声称稀土是“国家安全”问题,甚至通过国内立法,将相关规定延伸至国际层面,试图自定义“国际规则”。
问题来了,美国自己对稀土加以战略储备和出口管控,却要求中国全面放开稀土出口,理由无非是“维护自由市场”。这种双重标准,引发大量批评。
中国已明确表态,稀土身为重要战略资源,对其实施适度管控举措,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的必然之举,完全契合国家发展的长远需求。
![]()
毕竟,于全球供应链的激烈博弈里,关键资源宛如一张王牌。谁将其紧握手中,谁便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拥有更为掷地有声的发言权。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虽然具备一定的稀土资源,但产量和技术链条难以在短期内填补中国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美国想“去中国化”,暂时还做不到。
贝森特指责中国“垄断稀土市场”,并称中国“有时并非可靠合作伙伴”,这番话其实更多反映出美国自身的焦虑。美国一方面担忧稀土供应被“卡脖子”,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只能以加税威胁作为谈判筹码。
![]()
“可靠伙伴”与中美认知差异
中美贸易关系如今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对“可靠伙伴”这一概念的理解南辕北辙。美国一边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一边质疑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合作可靠性。中国则反问:美国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又有多少“可靠”可言?
美国始终强调自己拥有规则制定权和利益分配权,把“可靠伙伴”理解为对方必须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中国则更看重合作的对等性、互利性,主张在国际法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这种根本性的分歧,使得中美在每一次贸易摩擦中,难以达成实质性妥协。
![]()
美国屡屡借“国家安全”之名,频繁出台各类贸易限制举措。其行径嚣张,妄图将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上,严重破坏国际秩序与公平贸易环境。
例如,美国曾以资助伊朗革命卫队、违反其对伊朗制裁要求为由,禁止其他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此等行径尽显霸权逻辑,是对国际秩序与他国权益的公然侵犯。
这种“美国法大于国际法”的做法,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不满。如今,美国又试图用同样逻辑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显然站不住脚。
![]()
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的手段其实越来越有限。加征关税、出口管制、技术打压,这些招数基本用尽。
去年拜登政府试图联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结果因为各自利益难以平衡,盟友们更多选择观望。美国一度陷入“无牌可打”的困境,这才又把301调查拿出来当做新工具。
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表面上有过五轮会谈、高层会晤,实际上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大。美国关心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的履行情况,认为中国在采购美国产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不够到位。
![]()
中国着重强调,贸易政策当秉持平等互利之原则,此乃国际贸易之基石。任何一方都不应被要求单方面作出让步,唯有如此,贸易往来方能行稳致远。
双方陷入僵持之态,其背后实则是一场对未来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的激烈角逐。彼此各怀壮志,都欲在这风云变幻的产业格局中,紧握主导之钥,引领时代浪潮。
战略定力与主动权
面对美国的连番动作,中国并没有慌乱。决策层已经多次强调,稀土管控是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进。
![]()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产业向国内集聚。稀土出口的调整,实际上推动了国内上下游产业链升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加强对关键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创新能力建设。
这一政策不仅回应了外部压力,还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还在推动与更多国家的多边贸易合作,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升贸易多元化水平。
![]()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再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分歧,强调遵守世贸组织规则。2025年11月,商务部际贸易谈判代再次重申,中国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发展,更不会因为外部压力放弃对关键资源的管控权。这样的表态,展现出中国应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快关键技术和材料的自主研发步伐。过去一年,国内多家企业在稀土新材料、稀土永磁、稀土分离提纯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了产业升级进程。美国如果一味依赖加税威胁,反而会刺激中国加速自主创新,把稀土优势转化为全产业链的竞争能力。
![]()
结语
美国重启301调查、挥舞加税大棒,表面上是在争取谈判主动权,实则暴露出对中国崛起的深层焦虑。稀土出口管控成为双方博弈新焦点,也让全球产业链的安全感降至冰点。中国以战略定力应对挑战,推动产业升级,主动权正慢慢向自身倾斜。
未来中美贸易战的走向,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找到新的平衡点。中国不会轻易退让,美国也很难再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正悄然加速。在这场风起云涌的贸易大棋局中,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有资格参与规则制定。
参考资料:美财长称如果中国继续阻止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回应
2025-11-03 16:56·环球时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