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一起设计
微信公号:together-design
本文已获得授权
总部大楼
JPMorganChase Global Headquarters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为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设计哈顿中城的全新总部大楼昨天正式启用了。

该项目位于公园大道 270 号(270 Park Avenue),是一座高达 423.1 米、共 60 层的超高层建筑,也是纽约市第六高的摩天大楼,可容纳约1 万名员工。
![]()
大楼总面积达23.2 万平米,由水力发电供能,实现了净零运营排放。建筑室内空气质量、采光与健康标准均超越当今国际规范,体现了“为当下打造未来办公场所”的理念。
![]()
设计团队强调的三个设计关键词:
1、可持续(Sustainable)
2、健康(Healthy)
3、连接(Connected)

△建筑模型
Part 01
建筑创新
「轻盈」落地
新总部建于原联合碳化物大厦旧址上。为满足 1 万名员工的办公需求, Foster + Partners 自 2018 年中标后,针对地下复杂的地铁结构和狭窄街区空间,研发了全新的结构体系。
![]()
![]()
△东立面和南立面
对于如此规模的摩天大楼,传统的做法通常是深入钻探至高质量岩石,或者建设较浅但宽大的深桩基础以支撑整座塔楼。

然而,由于现场下方正好有两条地铁线路,这些标准方法根本无法实施。因此必须开发创新的结构解决方案,既能保证建筑稳固,又能避免干扰地下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

为承受摩天大楼巨大的重量,设计团队沿着地铁剪力墙布置了支撑体系,并在这些剪力墙下方加装桩基础进行加固,从而在不干扰地铁运行的前提下,确保塔楼的稳固性。

建筑底部被整体抬升约 24 米,由一系列 V 形柱(扇形柱Fan-shaped Columns)与三角形桁架系统支撑,这些柱子将整座建筑的巨大重量均匀传导至下方经过精心布置的地基上。

柱体节点图▽
![]()
![]()
![]()
扇形柱与三角支撑系统,形成轻盈通透的体量感,也让从公园大道到麦迪逊大道的街区视线更加开阔。
![]()
![]()
![]()
从外观上看,塔楼被一组青铜色的斜交网格结构(Diagonal Megaframe)包裹。这种交叉支撑不仅提供侧向稳定性,也成为建筑视觉的主导特征,与玻璃幕墙共同构成纽约天际线中的独特节奏。
![]()
整个建筑还采用了特殊过滤系统,引入更多外部自然空气流通,从而减少空调能耗。同时,建筑内部安装了昼夜节律照明系统,进一步降低了电力消耗,实现了高效的绿色办公环境。

Part 02
空间组织
一座城中之城
室内,首层大堂是整座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双层挑高的空间以青铜金属、浅色石灰华与玻璃为主材,营造出庄重又温暖的氛围。![]()
中庭中央的宽阔楼梯与夹层平台引导人流上行,同时模糊了“工作”与“公共”的边界。自然光透与艺术装置共同塑造了仪式感与开放性并存的“城市客厅”。![]()
室内电梯系统示意图▽

“The Exchange” 是摩根大通纽约新总部的核心空间,一个贯穿三层的多功能餐饮与社交大厅。这里汇集了多家餐厅、咖啡吧、会议区、展览与活动场所等多个功能节点。
![]()
螺旋楼梯与连贯的露台让空间层层展开,自然光从顶部倾泻而下,形成明亮而开放的立体视觉感。
![]()
室内还特意设计了一根旗杆,旗帜在人工微风的作用下轻轻飘动。既是视觉焦点,也为高挑空间带来动态感。
![]()
室内由Gensler主导设计,以“灵活协作”为核心。空间采用模块化布局,允许桌面、会议区与休息区自由组合,以应对不同团队的需求。团队以“邻里单元”形式组织,形成具有归属感的微型社区。开放式平面与半私密会议区交织,既保持通透感,又保证专注度。
![]()
△中层办公区平面图

△办公区效果图
穿插其中的咖啡角与双层高休闲区,让工作与交流自然衔接,营造出鼓励创新与社交的办公氛围。

△办公区效果图
这座大楼的完工刷新了纽约的天际线,也代表了全球办公建筑向电气化、绿色化的未来迈出的重要一步。
![]()
特别鸣谢非建筑的朋友:
一起设计(微信号:together-design)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