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孟湛 杨继盈 通讯员 李佳祺 李甜 王鑫鑫 李为群
10月18日,一场汇聚全省工业工程领域青年才俊与顶尖专家的高水平赛事——河南省第六届工业工程创新方法应用案例大赛暨工业工程专家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拉开战幕。来自全省9所高校的61支队伍经过初赛选拔,最终22支精英团队会师决赛,在河南理工大学的MBA尚为报告厅内展开一场智慧与创新的较量。
本次大赛以“精益强基,智能提质”为主题,由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开幕式上,河南理工大学纪委书记赵晓军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办学历程和深厚底蕴。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郑力、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马伟、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傅端香分别致辞,高度评价本次大赛对促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引领学科前沿的重要意义,并预祝大会顺利举行。
![]()
决赛现场气氛紧张热烈,堪称一场“脑力全开”的智慧盛宴。参赛队伍展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突出的创新能力。评委们的提问犀利专业,选手们的答辩沉着冷静,思想的火花在问答间频频碰撞。
最终,大赛共评出8组一等奖和14组二等奖。东道主河南理工大学表现抢眼,其提交的《F公司轮毂电机生产线平衡优化研究》、《基于0-1规划和Flexsim耦合的氦检车间产线的二次平衡优化研究》两大案例拔得头筹,荣获一等奖。《S公司接线板装配流程优化研究》《基于多约束任务分配模型和遗传-退火混合算法下某运输企业短途运输车辆调度优化》《基于遗传算法的A公司装配线的平衡优化研究》《破解“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困境:广告标识柔性生产线的仿真优化研究》荣获二等奖。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学术含金量高,更瞄准了企业提质增效的真实痛点,应用前景广阔。
大赛同期举办的工业工程专家论坛同样“干货”满满。浙江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周伟华,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李兴华等知名专家,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运营管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数智时代工业工程变与不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们围绕工业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据悉,此次大赛不仅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试金石”,更搭建了一个融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与产业对接于一体的高效平台。河南理工大学表示,将继续发挥其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推动全省工业提质增效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智力支持与人才动能。
编审:孟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