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曾经是非洲大陆最闪耀的钻石,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一度被誉为“非洲的欧洲”。可如今,这颗钻石却像蒙了尘,停电成了常态,失业率居高不下,连最基本的治安都越来越难保障。
更讽刺的是,这一切发生在一个被称为“伟人”的领导人开启的新时代之后。
曼德拉,这位曾被全世界歌颂的“民族解放斗士”,到底做了什么,让南非从“非洲明珠”滑向了“非洲病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理想主义的代价?
![]()
替白人建的经济金字塔,终究塌了
在曼德拉上台之前,南非的经济表面看风光无限。
上世纪70年代,南非的工业产值占全国GDP的比例接近四成,不仅是非洲唯一拥有核技术的国家,还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炼钢、采矿、机械制造样样齐全,一度是非洲大陆唯一可以造火车头的地方。
可这“繁荣”背后的真相,并不体面。白人控制着绝大多数的土地、企业和教育资源,而黑人则被塞进所谓的“家园”,在国土上过着被边缘化的生活。
他们没有投票权,不能自由迁徙,工作机会少得可怜,甚至连城市的电网都有意避开他们的社区。经济增长的果实,从头到尾几乎没有黑人一份。
这种不平衡的结构注定难以持久。到了80年代,国际社会对种族隔离政策忍无可忍,纷纷对南非发起制裁。美国冻结了投资,欧洲切断了贸易,甚至连国际体育赛事都对南非关上了大门。
![]()
经济开始疲软,资本外逃,失业率上升,社会撕裂愈演愈烈。黑人青年走上街头,白人政府则用军队和警察镇压,国家几乎站在内战的边缘。
从根子上看,这套以压迫维稳、以种族划线分配资源的“经济奇迹”,不过是一个建立在不平等上的沙堡。曼德拉的出现,终结了种族统治的体制,但也拉开了经济体制重新洗牌的序幕。
理想主义的剪刀,割裂了现实经济的布
曼德拉上台时,南非的政治局势如同踩在火药桶。他的首要任务,是稳住国家、避免内战。他做到了。
通过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他让曾经的敌人坐下来讲述真相而非互相报复,赢得了国内外的尊重。国际资本也随之回流,一度恢复了对南非的信心。
但如果说政治上的“和解”是曼德拉的光环,那么经济上的“重构”则成了他的十字架。
![]()
他推行的《黑人经济振兴法案》(BEE),原本是为了纠正历史上的种族不公。企业被要求将股份转让给黑人,雇佣时也要优先考虑黑人候选人。看似公平合理,但执行的过程中,问题接踵而来。
许多白人资本家选择直接把企业卖掉走人,或者干脆将资金转移到海外。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失,产业链断裂,企业经营效率大打折扣。
曼德拉政府同时还接受了世界银行和IMF推荐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框架。南非市场快速对外开放,进口商品涌入,本土制造业却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打趴下。纺织、电器、轻工业开始大面积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
1995年到2003年,南非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不到3%。这对一个刚经历政治重建的国家来说,远远不够支撑庞大的社会转型需求。
![]()
更糟糕的是,那些曾希望通过BEE法案改变命运的普通黑人,并没有真正分享到改革的红利。被扶持起来的,往往是少数与权力有关系的“政治新贵”,而广大底层依然被困在贫穷的泥沼中。
曼德拉本想用公平的方式重新分配资源,但在缺乏产业承载和教育支撑的现实中,结果却是财富集中到了新的小圈子里,社会裂痕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复杂。
![]()
曼德拉之后,南非进入“长夜”
曼德拉离任后,他留下的是一个政治稳定但经济结构混乱的国家。短期内,南非确实摆脱了种族隔离的“原罪”,但长期来看,经济却失去了方向感。
南非的GDP总量在2014年被尼日利亚超过,如今又被埃及反超,已跌出非洲经济第一的宝座。
人均GDP更是呈现断崖式下滑,失业率常年维持在三成左右,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老百姓靠发电机过日子,电力供应全年有一半时间中断。2022年,南非全国停电天数超过200天,简直成了“黑灯工厂”。
![]()
基础设施老旧,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治安形势更是一塌糊涂。犯罪率居高不下,抢劫、强奸、谋杀在新闻中屡见不鲜。南非的基尼系数长期保持在全球最高之一,贫富差距像一道劈开的峡谷,跨不过去。
而人才与资本的流失仍在持续。自1994年以来,上百万白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选择离开南非。连世界首富马斯克,也是从南非移民到美国的。南非的“脑袋”在流失,“胳膊腿”却没长出来,国家的经济引擎越来越吃力。
曼德拉的继任者们并没有解决这些结构性难题,反而在政治权斗和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祖马时期的“国有企业掠夺”丑闻让国家信誉大打折扣,而现任总统拉马福萨虽然试图挽回局面,但改革进展缓慢,效果有限。
![]()
一场历史交接的成功,一场经济转型的半途而废
曼德拉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他避免了血流成河的内战,实现了政权的和平更替,这是非洲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壮举。他让一个国家从种族仇恨中走出来,走向了法治与民主。
可他在经济上的尝试,注定无法在理想主义的路径上走得太远。他低估了结构性问题的顽固程度,也高估了政策工具的实际效果。在政治正确与市场效率之间,曼德拉选择了前者;在历史正义与现实承载之间,他给了前者更多空间。
这不是说曼德拉“毁了”南非,而是他所代表的那一套“政治和解+经济补偿”的转型模式,在面对全球化冲击和本土能力不足时,难以支撑起一个国家的全面复兴。
![]()
今天的南非,困在历史的夹缝里:既要承认过去的错误,又要面对现在的无力;既想追求公平,又难保障效率;既想吸引资本,又怕丧失主权。这种内外矛盾的缠绕,让南非成为了一面镜子,照出了转型国家的艰难。
曼德拉不是问题的根源,也不是全部答案
南非的困境,并非曼德拉一人造成;但曼德拉的政策选择,确实影响了今天的结构性困局。他是那个避免国家爆炸的人,却未必是能让国家起飞的人。
从种族隔离到种族平权,从经济金字塔到贫穷陷阱,南非这段历程值得所有多民族国家警惕:政治上的胜利,不能自动转化为经济上的成功;历史的正义,也需要现实中的智慧去支撑。
![]()
曼德拉的遗产,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也是一份沉重的账单。而南非,还在为这份账单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