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赢的2252篇原创文章,持续日更,做一个特懂营销的创业者。
一、别卖产品,卖“心疼”
这年头,谁还缺一口吃的、一件穿的?货架上堆的是货,人心里缺的是被懂得。
你若能让他叹一口气:“嘿,这家伙怎么知道我昨晚为这事翻了仨钟头手机?”——钱自己就长腿跑你兜里。
消费者下单那0.1秒,不是理性,是心里一软:你疼他,他疼钱,钱就疼你。
二、案例:三个小老板,把“心疼”玩成印钞机
- 外卖排骨姐:她把“懒”字熬成汤 写字楼里的姑娘,下班想啃排骨又嫌油手。排骨姐在盒盖里塞一双一次性手套,外加一张湿巾,附一句:“姑娘,今晚的剧更新到第8集,别收了遥控器。”就这一句,复购率飙到68%。客户说:“我不是买排骨,是买有人替我擦手。”——你看,她卖的是“懒”被宠,不是排骨。
 - 小镇窗帘叔:他把“怕”字缝进布 买窗帘最怕“尺寸错一厘,光缝宽一指”。窗帘叔上门量完尺寸,不急着报价,先递给客户一张手绘户型图,标出“夏天下午3点太阳角度”,再送一卷备用布:“万一猫抓坏,免费补。”客户当场拍板:贵200也认!他说:“我卖的不是帘,是‘怕出事有人兜底’。”——成交的是安全感,不是布。
 - 夜市手机贴膜妹:她把“尬”字刮走了 贴膜最怕贴歪,围观的人一笑,手一抖,膜报废。贴膜妹支起小黑板:“贴歪算我的,围观送糖。”谁贴谁领两颗薄荷糖,旁边人也有份。一晚上,队伍排出S弯。她说:“我卖的不是膜,是‘不尴尬’。”——客户图的是体面,不是9块9。
 
三、总结:三步把“心疼”做成提款机
- 找刺:先别问“我卖啥”,去问“他今晚为啥睡不着”。刺越细,心疼越准。
 - 拔刺:用一句话、一个小动作,替他拔掉。湿巾、备用布、薄荷糖,成本几毛,换来“你懂我”四个大字。
 - 把刺变钩子:拔完别撒手,轻声说:“下次再扎,还找我。”复购自然长出来。
 
收摊前记住:世上最贵的是“被看见”。你看见他的懒、他的怕、他的尬,他就看见你的收款码。别吆喝,心疼他,钱自己长脚。
我是赢销参谋大赢,每天只研究一件事情,那就是卖卖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