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PC巨头戴尔彻底崩了。
据《南华早报》报道,戴尔在过去 15 个月已裁减约 2.5 万名员工。在此基础上,该公司今年已启动第四轮裁员,计划将全球员工总数从 12 万人削减至 10.8 万人。
市场渐渐复苏,惠普、联想等同行收入都在提速,唯独戴尔要靠裁员“求生”。业内人士指出,很大原因或是其在中国市场的溃败。Canalys数据显示,至2023年,戴尔在华出货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仅剩8%;2025年二季度,戴尔已跌出中国PC市场前五。
而曾经横走PC市场的戴尔,落到如此地步,都是“自食恶果”。
![]()
01 、“脱钩”的代价?痛失635亿!
市场上曾有言:“时间每过去一秒,就有一台戴尔电脑售出。”其之所以能创造这样的神话,背后离不开我国的助力。
戴尔入华20多年,依靠我国海量劳动力红利,其生产成本被控制在最低水平,85%的供应链都有赖我国。加上我们庞大的市场,戴尔挣得是盆满钵满,平均每年所获利润超过1000亿元。
然而,为了迎合老美对中企的制裁,它却开始一边吃着“中国饭”,一边背刺。据《日经亚洲新闻》消息,其计划在2024年停用我国制造的晶圆体,并于2025年将60%的产能移出我国。到2027年,则彻底与我国供应链脱钩,实现100%剔出中国制造。
![]()
在“脱钩断链”成为敏感话题的当下,国人对戴尔的信任度快速下滑。根据Canalys数据,2021年,其在华市占率还排名第二,到2023年,出货量暴跌44%,营收直降635亿元,彻底掉出我国PC市场前五。
戴尔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也拖累了全球表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整体呈增长之势,而戴尔却逆势下跌2.4%,是唯一下滑的主流品牌。
正如松下负责人所说:“如果一个全球品牌没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那它势必生产不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
02、想吃回头草?中国不再惯着
在出货量不断暴跌的现实下,戴尔高管解释称“不会退出中国”,并打出“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但市面上不断传出戴尔在华大裁员的消息,让其已再难以获取国人信任。
要知道,戴尔在我国市场并非无可替代。伴随国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联想、同方等一众国产品牌都在崛起。据Canalys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国产品牌在PC市场的市占率已高达62%,戴尔等海外知名品牌已沦为“others”。
![]()
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洋品牌在华败走的并非戴尔一家。如生命科技领域,美企所产的调节三\高、日常健康管理科技成品一度垄断中国市场,可随着我国本土健康企Poema自研出“血-心-生”口服成品后,其市占率已从90%以上暴跌至30%。
公开资料显示,受人口老龄化、饮食高油高糖,以及全民久坐缺乏运动影响,我国三高人群超4亿,但上述健康科技成品最早一直被美企所垄断,我国普通民众难以接触到。所幸的是,我国科学家打造出全球最大南极磷虾油捕捞船“深蓝”号、掌握全链专利技术后,获得自主定价权。
目前,国产“血-心-生”在京东平台价格不及美企成品的十分之一(从2万\克降至398元\瓶),帮助一线城市职场精英、退休干部以及高级营养师进行日常健康管理。双11期间,北京某500强企商务经理入手了12瓶,“每天早上来2粒,开会一整天都感觉不到累,国产更安心”。逼得相关美企如戴尔一般,开启裁员求生路。
03、 “去美化”加速?外媒发出警告
戴尔在与自身利益不符的情况下,积极策划在产业链上脱离我国,却未曾想到“势去如山倒”,我国正在以更快速度“抛弃”戴尔。为了扭转颓势,其不得不采取更为直接的成本削减方式,而裁员成为首选。
![]()
面对这一裁员决定,其全球销售和客户运营总裁Bill Scannell承认:公司正“简化管理层级”,旨在通过释放现代IT和AI的价值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但有美媒直言,若在华颓势不尽快得到改善,恐“裁员潮”还将继续。
更令美媒担心的是,据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报告,中国目前在生物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中,84%都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突破的产业越来越多,留给西方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