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吸烟对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研究开始更密切地关注吸烟对大脑的伤害,结果发现,吸烟对大脑的负面影响同样严重。
![]()
一个核心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是吸烟导致了脑容量缩小,还是原本脑容量较小的人更容易开始吸烟?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 Global Open Science 的研究,利用流行病学和遗传学方法,为这一争论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
共纳入了32,094名参与者,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确定关联的方向性,包括流行病学中常用的布拉德福德·希尔因果关系标准和中介分析。此外,研究还纳入了遗传数据,创建了吸烟起始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用于评估个体对吸烟行为的遗传倾向。
![]()
吸烟与脑容量“缩水”密切相关,且吸得越多,损失越大
1. 总脑容量减少: 有日常吸烟史的人,其总脑容量、灰质容量和白质容量均有所减少。其中,总灰质容量与日常吸烟史的关联最强。
2. 剂量-反应关系显著: 研究发现了明显的“生物梯度”或剂量-反应关系。吸烟量越大(以“包年”衡量),脑容量的减少就越严重。对于有日常吸烟史的参与者,吸烟包年数与总脑容量的减少呈强关联。
![]()
吸烟是因,脑容量减少是果
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遗传信息来确定因果方向。
遗传风险预测吸烟: 吸烟起始的PRS与日常吸烟史有很强的关联。然而,PRS与总灰质容量只有适度的关联。最关键的是,中介分析显示,日常吸烟史在吸烟起始PRS和总灰质容量的关联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当加入吸烟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后,遗传风险与脑容量之间的关联就消失了。这意味着遗传倾向促使一个人开始吸烟,而正是吸烟行为本身,导致了随后的脑容量下降。
![]()
除了总脑容量的减少,研究还探究了吸烟对大脑特定子区域的影响,这些影响即使在校正了总脑容量后依然存在:
1. 皮层体积和厚度下降: 吸烟与大脑皮层变薄有关。具体来说,额上皮层的平均厚度和体积,以及嘴侧中额叶皮层、中央前皮层和内侧眶额皮层的体积,在校正了总脑容量后仍与日常吸烟呈负相关。
2. 深层结构受损: 小脑白质、丘脑和杏仁核的体积与日常吸烟呈更强的负相关。
戒烟可以止损,但无法逆转
研究人员指出,脑容量减少与加速衰老相一致,是痴呆症的风险因素。令人遗憾的是,吸烟对大脑造成的萎缩似乎是永久性的。
通过分析那些已戒烟多年的人的数据,研究发现,他们的脑部仍然比从未吸烟的人小。研究没有发现戒烟时间长短与总脑容量恢复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你无法消除吸烟已经造成的损害,但你可以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参考文献: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Behavior and Global Brain Volum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