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冲突拉开帷幕,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本意是保护顿巴斯地区的民众权益。
起初,外界不少人觉得俄罗斯军力强悍,几天就能见分晓。可乌克兰那边依托西方援助,硬是扛住了压力,战线从基辅外围拉到东部顿涅茨克一线,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到2023年,乌克兰的反攻行动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展开,俄罗斯则稳扎稳打,逐步控制了卢甘斯克全境。2024年,阿夫迪夫卡和巴赫穆特的争夺战打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都不小,前线形势胶着,谈和的呼声越来越高。
俄罗斯坚持认为,这是对北约东扩的回应,美国和欧盟则通过军援和制裁,全力支持乌克兰。结果呢,欧洲能源价格飙升,通胀压力山大,美国那边也得从本土调拨武器,全球供应链都跟着抖三抖。
俄罗斯经济虽受冲击,但通过转向亚洲市场,石油天然气出口稳住了阵脚。
中俄贸易额2023年就超2400亿美元,这不光是数字,更是两国互信的体现。冲突拖到现在,2025年10月美国开始单独跟俄乌谈,可进展缓慢,战线还是那几条,双方都不肯轻易让步。
![]()
这仗打下去,谁也捞不着好。俄罗斯专家德米特里·基谢廖夫在节目里反复强调,俄罗斯必须赢,因为输不起。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度独霸天下,那套单极模式让不少发展中国家吃尽苦头。
现在,俄罗斯站出来顶住压力,客观上帮着维护了欧亚大陆的稳定。要是让步了,北约的触角就伸得更长,周边小国日子更难过。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支持联合国框架下的和平进程,和平来之不易,得靠集体智慧守护。
![]()
基谢廖夫的预判直指要害:俄罗斯要是输了,国家内部先乱套。俄罗斯有强大的核武库,约4000枚弹头,跟美国保持战略平衡,这让华盛顿在全球撒野时有所顾忌。
要是俄罗斯弱下来,核力量被削减,美国就成了唯一的老大,没人能制约它的军事冒险。
冷战结束后的那些年,美国在中东和拉美搅局,多少国家遭了秧。现在,俄罗斯的角色就是那堵墙,挡着单边势力的野心。
美国一些智库早就有方案,把俄罗斯拆成十几个小块儿,从远东到高加索,全都扶植亲西方政权。资源呢?西伯利亚的油气田就这么拱手让人,外资一涌而入,管道往欧洲方向铺,收益全流向大西洋那边。
俄罗斯经济底子虽厚,但资源是命根子,丢了这个,工业和民生都得跟着遭罪。基谢廖夫说,这不光是经济损失,更是国家主权的流失。
全球层面,美国会借机重塑规则,建立新殖民体系。过去几百年,美欧靠着不平等贸易和援助,榨取发展中国家的财富,维持自家优势。
![]()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成了世界货币,发展中国家借钱建厂,结果利息一滚雪球,资源全搭进去了。
要是俄罗斯倒下,这种模式升级版就来了。非洲的矿产、拉美的农产品,全得按美国价码走,国际机构也成华盛顿的工具。
基谢廖夫呼吁国际社会看清这点,别以为俄罗斯倒了大家就好过。其实,单极世界里,谁也逃不掉被管束的份儿。
![]()
从地缘看,中俄是邻邦,背靠背站着。要是俄罗斯散了,美国腾出手来,对中国施压就更狠了。南海、台湾问题,本来就敏感,再加个东扩的北约,亚太安全谁来保?
面对这种风险,国际社会得行动起来。
中国一贯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任何形式的霸凌。俄罗斯不能孤军奋战,得拉上更多伙伴。金砖国家机制这些年越办越红火,2024年峰会就强调去美元化,推动本币结算,这步棋走对了,能弱化美国的金融控制。
![]()
说到底,维护多极世界,就得靠发展中国家抱团。印度、巴西、南非这些国家,都在联合国发声,支持公平贸易规则。非洲联盟摆脱旧债的努力,也值得点赞。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连通100多个国家,建路修桥不光拉动经济,还带去技术培训,让当地人掌握技能。
这套模式,跟美国的援助不一样,不附加政治条件,就是实打实的互利共赢。要是俄罗斯稳住了阵脚,中俄就能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这些全球难题。
![]()
展望未来,多极化是大势,霸权主义迟早出局。
各国携手,资源共享,发展惠民,这才是正道。
俄罗斯专家的预判虽严峻,但也敲醒了大家:团结起来,世界才能太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