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天行汉影
卢苇秋
序 章
又是一个将临的五一长假,仿佛一张白纸交给我书写,正愁无从落笔之际,墨染千秋诗社社长金晶女士递来橄榄枝,邀我组团赴汉中旅游、采风,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诗友有近百人之众。这对于我这个面对假期正一筹莫展的人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假期可游,又有众人同伴相随,岂不乐哉?!
根据安排,我们南充的文朋诗友将于清晨乘大巴车前往汉中,出发前一天,我便从营山县赶到了南充市,同行的有诗友沙砾、晓林等。由于金晶女士等人忙于准备诗友会的资料,我们营山一行三人莅临南充后,便兀自“泡”在了下午茶里,天南海北地胡侃,天高地阔地瞎吹,竟也聊得意兴阑珊,不知不觉中竟夜幕降临了。正在这时,金晶女士来电,邀我们到十里香飘火锅店一叙。盛情难却,我们便躬身前去。
早已在此迎候的有金晶女士以及诗社秘书长罗兵等人,一桌人围桌坐定。少顷,热情的火锅便沸腾起来,几杯酒下肚,众人亦面红耳热起来,话也多了起来,“坡度”也陡了起来,“作料”也多了起来。因我姓钱,有人便不分青红皂白,“认定”我与金女士是“金钱关系”,另有诗友接过话茬,说这种表达过于“赤裸裸”,忒俗!并称金钱关系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表述,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那就叫金钱豹!”诗社副社长猛哥灵感乍现,他边说边比画,仿佛他就是那只“铜币”满身的豹子,“你看它一蹿八丈高,一跃几数里,天马行空,逍遥自在!”他那亦庄亦谐、亦步亦趋的表演神气活现,引得满座哗然,忍俊不禁。
说来也怪,翌日,车子仿佛是金钱豹附身,“油劲”十足,一路谈笑间,车到汉中。
初抵神奇汉中
汉中,又称天汉,古人认为,天上银河对应的就是地上的汉水,或解为,银河落地便化为了汉水这条长江最大的支流。公元前451年,楚国在汉江中游安康设汉中郡。东汉初,郡治迁入汉中本地后,仍称汉中,可谓是,地名漂移志不改,自古至今唤汉中!
天汉设郡以来,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刀光剑影,英雄辈出,文韬武略,光耀千秋。在这里,萧何月下追韩信,褒斜道上寒溪夜涨,天助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在这里,诸葛孔明定军山下运筹帷幄,老将黄忠刀斩夏侯渊,赤胆忠心,六出祁山,三分天下有其一。更有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有为博“三宫六院无颜色”欢心,岭南荔枝惹战火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说,如此等等,恰似天汉之水滔滔不绝,涛声散尽,犹充于耳。
![]()
汉大将韩信
两代枭雄隔空对话出师前后表
勉县武侯祠位于天汉勉县,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因其建祠最早且源于皇帝刘禅颁诏而建,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誉。据导游介绍,武侯祠占地80余亩,为展现诸葛孔明未遂北伐之愿,祠内建筑一反坐北朝南的业内之规,全部坐南朝北,以建筑群集体北望之态纪念诸葛孔明未竟之业、未酬之志。这里,我还想表一表我们文朋诗友一行对一棵古柏的集体仰望。武侯祠内,一棵古柏傲立众树之间,鹤立鸡群,扶摇直上,遮云蔽日,恍若华盖,一副豪放不羁的大树形象,据考证,古柏已有1700多年历史,被视为诸葛孔明的化身。在导游为我们讲解此古柏时,我们所有的目光也跟随着讲解,拔地而起,扶摇直上,仿佛在古柏高耸的云端有孔明再现,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烟消云散之后,碧蓝如洗的天空,华宇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跨越时空的阻隔,于祠内一面墙壁之上挥毫泼墨,写下的诸葛孔明的前后出师表。整部书法作品,前文行笔工整,书者敬畏之心互现表里。待其渐入佳境书入诸葛孔明内心波澜壮阔的情感之后,书法也跟随文章的节奏而心潮澎湃而潮逐浪高,至俊秀行草,终致以狂草收尾,尚余韵猎猎,泣不成声,让人如风中之树,树欲停而风不止。有诗友求证此部书法作品确为岳飞所书,导游答曰,一有岳飞落款为证,二有岳飞在跋中自述尊崇诸葛孔明之伟业而抒心迹,故书此书法为证。我想,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与诸葛孔明的忠贯云霄精神本是一脉相承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才使岳飞提笔满江红,奋书出师表,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于数百年后,在一面墙壁之上,与诸葛孔明隔空对话,精神互彰。据说,毛泽东主席酷爱此幅书法作品,特别对其中的胜字志趣甚浓,多次研习,并在延安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化名李得胜转战南北而终得胜。
![]()
羌族人民的天空始终有一只羊的注视
这次出行,也加深了我对图腾以及图腾文化的理解。图腾,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民族崇拜的精神符号或图案。在天汉略阳县江神庙,我与羌族人民的图腾蓦然相遇,那是一只羊,一只闪耀星空的羊头,她脉脉且默默地注视着我,一刹那,我仿佛羌族服饰加身,成了一位羌笛横吹欲远行的羌族人。
在江神庙,我始终感受得到那只羊温情脉脉的注视,也自始至终被人面兽身、桃花闹春等木雕彩绘包围,这些彩绘图案多反映羌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江神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江神庙戏楼,戏楼两端翼角斜撑为镂空全雕写意木虎,并与各种人物造型融为一体,由于建筑技术超凡,形成“外看见墙不见木,内看见木不见墙”的鲜明特色。
在戏楼,让羌文化活起来的自然还是羌族人的表演。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羌族人表演的认真与热情。他们,那些舞台上的红男绿女,已经完全沉浸于自己的表演了,往往一场表演下来,个个都红光满面,大汗淋漓。他们以羌族语言进行演出,我们一行人完全没有听懂。我们有实例为证:我们诗友中有一个叫蒋某人的人,号称精通几种语言,问他听懂没有,他竟也一脸茫然。虽然我们没听懂他们的演唱,但我们仍深解其意,他们无非是在展示羌族文化。并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一行人全都看懂了他们表演的道具,那是一些羌族民族乐器,他们甚至将锅碗瓢盆、长条板凳等都搬上了戏楼。我们深知,这乃是表演的需要。在那只神圣的羊的注视下,生活必须有青草的芬芳与辽阔,必须有炊烟的袅袅与缠绵,必须有银河与汉水的遥相呼应与辉映。
沉浸式体验天汉文化
如果说,面对纷繁往事甚至历史,面对羌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我们总挣脱不了走马观花的游客身份,那么,在天汉湿地公园,在天汉长街,我们却是以身心嵌入等沉浸式方式去与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对话的。
天汉湿地公园,依托日夜不息的汉江,相继建成水力自控翻板闸、滩地溪流、水上栈道等。我们特意观瞻了水力自控翻板闸,其依舒缓有致的汉江水流实现对翻板闸的自动控制,可谓开合自如、步调一致,源源不断地将水流输送到湿地公园任何一个能到达的位置,构成了湿地公园的血脉和经络网。上善若水!在汉江水流四季常青的滋润下,那些适土而生的枫杨、垂柳、水杉、樱花等树木疏密有致,那些应运而生的银穗芒、蒲苇、狼尾草、细叶芒等植物林林总总,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蓦然间,一幅巨制的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汉湿地公园的照片熠熠生辉地立于面前。总书记正和蔼可亲地与簇拥在他周围的群众亲切交谈,称天汉湿地公园是市民的“幸福园”,人们的幸福美满洋溢在脸上、心里,纷纷感谢共产党为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而在天汉长街,我们又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传统非遗项目,黄关黄酒让我们诗友中号称“千杯不醉”的酒仙老胡最终变成了红脸关公,兴许是醉意使然,他嚷嚷着要表演“关公战秦琼”这个剧目,并让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去找“秦琼”,引得不少善意的围观。而大咸德老陈醋却让我忍“酸”不禁,那呲牙咧嘴之态让我深切感受了醋坛子打翻般的醋意。还有大捞汉中面皮的,猛啃西乡牛肉干的,细嚼宁强核桃馍的,大涮东来顺涮羊肉的,默品羊肉泡馍的,千姿百态,不一而足。
在参观完汉中藤编、秦巴漆器、城固剪纸及架花刺绣等非遗项目后,我们一行有幸赶上了龙江舞龙表演,在表演者万众一心的合力推动下,那条舞龙如龙得水,掀起了一阵阵欢乐的声浪。少顷,这条龙又破浪而出,飞龙在天,大有吞云吐雾,啸傲长天之势。我们的目光随着舞龙飞舞,亦呈“摇头晃脑”状,大有缓解疲劳的意外收获。一旁的晓林不由得感叹,看罢舞龙,他的颈椎病竟不治而愈!引得不少诗友不由得对他的脖颈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不住地观望。
![]()
尾 声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虽然依依不舍,但终抵不过返期已至。我觉得,几天的天汉之旅,浸润着文化,濡染着墨香,但一路下来,并不觉得是余秋雨所谓的苦旅,反觉其甜,概文化之原味本如是也!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卢苇秋(本名钱冲,检察官,作家,供职于营山县检察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