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人“上班式”带娃悄然兴起,守住边界一举三得

0
分享至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悦

工作日像上班族一样按时“上岗”照看孙辈,晚上和周末“下班”回家,交由年轻人接手。眼下,一种老人“上班式”带娃的新模式正在许多家庭中悄然流行,这种不同住、有分工、讲边界的带娃方式,巧妙地在三代人之间构建起一种舒适的平衡。既让年轻人能安心在职场打拼,又让老人在帮衬子女之余,守住了自己晚年的爱好与自由空间。

状态丨帮忙带娃 但要有时有晌

清晨6时50分,张华手指轻按指纹锁进入儿子家,她不是来串门的,是来“上班”的。门一开,10个月大的孙子冲着奶奶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妈,今天要辛苦您了,辅食泥在冰箱第二层里,天气好记得带他去晒会儿太阳……”儿媳安昕一边利落地交接,一边拎起包准备出门上班。从张华进门这一刻起,到晚上7时儿子儿媳相继到家,这个家就成了张华的“主战场”。而晚上7时以后,张华便“打卡下班”,回到仅隔着一栋楼的租住处,享受属于自己的清静时光。

张华说,自从小孙子出生,同是上班族的儿子儿媳就因为孩子谁来带犯了难。张华看出小两口的难处,主动开了口:“我来搭把手,但是我负责白天,你们下班后接手,多陪陪孩子。”

张华从湖北老家来到北京,为了不跟小夫妻挤在一起“拘束”,她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在儿子同小区租了间房,笑称要做个“打卡”奶奶。工作日里,儿子儿媳在公司解决一日三餐,张华只需要管好孙子的吃喝拉撒睡,不用操心全家的饭菜和家务。周末,则完全由小夫妻主导,他们会带孩子去公园,只会“邀请”而非“要求”奶奶同去。

“孩子的事他爸妈说了算,白天他们是‘领导’,我就是‘骨干员工’。”张华说,儿媳会提前把“工作任务”安排得明明白白:上午下午各户外一小时,上午睡一小时,午觉两小时,外加两顿奶、两顿辅食……他们家有个小本子,完成一项,就在上面记上一项。“这样,儿子儿媳下班接手时,孩子吃了啥、睡了多久,心里都有数,能无缝衔接。我‘下班’了,娃的事儿可不‘下班’。”

每个月初,儿子儿媳都会塞给张华一笔钱,说是“辛苦费”,还会定期给她安排体检、送护肤品、添新衣。“我不要,觉得帮自家孩子带娃是应该的,可他们非要给,说是尊重我的劳动。我就把钱存着,要么给孙子买东西,要么逢年过节给孙子包红包。”张华说,这种方式让付出和感恩都落在了明处,她直言:“心里挺舒坦。”

当然,新模式也有需要灵活调整的时候。“最怕孩子突然生病,‘工作计划’立马打乱。”张华说,有天半夜孩子突然发烧,凌晨1时许,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电话那头,小孙子体温升到了39摄氏度,哭闹不止。张华二话没说,披上外套就出了门。“那时候哪还管什么‘工作时间’,心里只想着赶紧过去搭把手。”到了儿子家,她熟练地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安抚着焦虑的新手爸妈,那一整晚,她几乎没合眼,直到天亮孩子体温降下来,她才在沙发上打了个盹。

还有时,儿子儿媳工作临时变化,同时需要加班,原本井然有序的“交接班”节奏也会被打乱。“但这种时候,孩子们都会特别感激,我们付出些辛苦也心甘情愿。”在张华看来,这些计划外的“加班”时刻虽然打破了规则,但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家人间的情感纽带。

姿态丨守住边界 不再大包大揽

张华说,自己之所以选择“上班式”带娃,是因为朋友李大妈家经历过“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带娃模式,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李大妈比张华大两岁,前年帮儿子带孙子,直接兴冲冲地搬去跟小夫妻同住。她腰不好,带一天娃下来,常累得直不起腰。李大妈总在电话里向张华吐苦水:“活儿累倒不怕,就怕吃力不讨好!”

两代人因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的差异,摩擦不断:一个想让娃自己学吃饭,另一个怕饿着,总追着喂;一个说小孩怕热,另一个总觉得他冷,不停加衣服……“天天在一起,小事也磨成矛盾。婆婆嫌儿媳不懂感恩,儿媳觉得婆婆管得太宽,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张华说,那会儿她就暗下决心:“将来我带孙辈,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绝不能这么‘黏’在一块儿,得有点‘边界感’,大家都舒坦。”

家住海淀区的何桂芬,和老伴儿也在践行着这份“边界感”。老两口每天早上要坐三站公交车,到儿子家“上岗”带娃。“这三站公交车的距离刚刚好,既不会太远耽误时间,又给了彼此空间。”何桂芬说。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何桂芬深切体会到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最大的收获就是全家人都能轮换着休息。”她笑着说:“我们老人不是铁打的,也需要喘口气,跳跳广场舞、找老姐妹聊聊天。这样白天带娃时,精神头才足。”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儿子儿媳真正担起了父母的责任。“他们周末自己带娃,一天下来,直喊胳膊酸,这才能真切知道带娃有多不容易。”何桂芬说,这份亲身经历,比任何说教都管用。如今,晚上的亲子阅读、周末的户外活动,都由小夫妻负责,孙子也跟爸妈越来越亲。“教育孩子的主力应该是父母,我们帮忙,但不能大包大揽,抢了父母的角色。”

更让何桂芬欣慰的是,家庭关系也因此更和谐了。“整天待在一个屋檐下,勺子难免碰锅沿。当各自有了空间,矛盾自然就少了。现在我和儿媳处得反而像亲母女,有话都能好好说。”何桂芬觉得,这种有界限的付出,让每个人都找到了舒服的位置,家才有了真正的松弛与和谐。

心态丨疼爱儿孙 也不丢失自我

“我们这代人,跟父母那辈不一样了。他们退休后眼里只有孙子孙女,自己的爱好、健康全抛脑后了。”赵玉华今年63岁,准备来北京前,女儿女婿就在隔壁小区租了房,供她和亲家母轮流带娃时住,这正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住在一起,就意味着24小时待命,连想出去散个步都得看着时间,反而闹心。”

赵玉华退休前是小学老师,有稳定的退休金,有自己的生活和圈子,健康状况也不错。“我们来带孩子是出于爱,但不是来当‘全职保姆’的。他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我们老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价值。”每天带娃结束后的时间,可以在小区跳跳广场舞,周末更是完全属于自己,她会在家里练字、侍弄花草,不用再绷着一根弦。

赵玉华说,她和亲家母商量好,两人轮班带娃,一个月一换班,“亲家母带娃的时候,我就自由了,要么报个旅游团,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么回老家见老朋友、唠家常,日子过得充实又自在。”赵玉华笑着说,“我不只是‘可可姥姥’,我还是喜欢跳舞和旅游的赵玉华。”

赵玉华认为,“上班式”带娃的方式,恰恰给了子女更好的支持。“我们现在是‘育儿合伙人’,讲究的是分工协作,互利共赢。我们保持好身体、好心情,才能更长久地帮衬他们。如果我们累倒了,那才是给他们添大麻烦呢!”

这种“自我觉醒”和“边界意识”的背后,还有老人们与时俱进的开放心态和更强的学习意愿。为了带好外孙女,赵玉华可没少下功夫。来北京之前,她就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育儿APP,加入了好几个育儿交流群。她笑着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她收藏的育儿文章和视频。“像什么‘秩序敏感期’‘自主进食’……这些新词儿我都懂!”

带外孙女的过程中,遇到“二月闹”、肠胀气这些年轻时带女儿没注意过的“新问题”,她都会在网上搜一搜,看看别的宝妈有什么好办法,学一学人家专业的护理技巧。她还会跟着短视频学做辅食,“不能让外孙女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让女儿女婿觉得我观念老套。”

专家声音丨新模式“看见”带娃老人的需求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勇鹤认为,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条件不同,老人该如何帮衬子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上班式”带娃作为一种有“边界感”的带娃方式,是目前社会背景下比较合理可行的选择。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老年人与青年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老年人退居二线,青年人是整个社会的顶梁柱。在家庭建设方面,两代人最好的选择便是合作与互助。有老人的参与会让年轻父母感受到支持与保障,年轻父母的放权也是对于老人的信任与依靠,从而加深了两代人的情感联结。此外,“下班”后老人可以重回独立空间,一方面是休息调整,一方面也是一种两代人对各自生活的尊重与理解。

“这种模式的出现,反映了子女、社会对于老人群体的更多关注,‘看见’了老人的需求。”刘勇鹤说,从心理需求来说,老年人有证明自己价值的需求,也有对孙子辈的隔代情感需求,同时拥有自我成长与自主生活的需求。选择“上班式”带娃,恰恰同时满足了这三种需求。老人带孙辈,是子女安心上班的一种保障,也体现出了中国老人的仁慈与包容。

刘勇鹤建议,“上班式”带娃的模式要想持续、良性运转,最需要注意相互理解与沟通。一方面,要能了解对方的辛苦与不易,另一方面,更要学会表达敬意、爱意与乐意。这样一来,三代人的关系才能更其乐融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三大情报机构集体失语失能,中国打出了美军最怕的一张牌

美媒:三大情报机构集体失语失能,中国打出了美军最怕的一张牌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0 13:00:07
2-1!日本爆大冷:掀翻欧洲冠军+7分夺小组头名,世少赛20队出线

2-1!日本爆大冷:掀翻欧洲冠军+7分夺小组头名,世少赛20队出线

侃球熊弟
2025-11-10 03:37:42
广西最新人事信息发布!11人职务有调整

广西最新人事信息发布!11人职务有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0 11:55:09
好事:多名民营企业家获罪后改判,或与中国欲积极加入CPTPP 协定有关

好事:多名民营企业家获罪后改判,或与中国欲积极加入CPTPP 协定有关

蛙蛙和洼
2025-11-08 10:01:55
媒体更新NBA杯冠军赔率:雷霆独一档领跑,湖人压勇士进前三

媒体更新NBA杯冠军赔率:雷霆独一档领跑,湖人压勇士进前三

谢说篮球
2025-11-10 16:46:04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0 00:13:34
35天减28斤!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将报名张家界荒野求生赛

35天减28斤!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将报名张家界荒野求生赛

潇湘晨报
2025-11-09 23:20:12
与雷军分道扬镳,美的方洪波言论刷屏,十几万字报告拆解小米

与雷军分道扬镳,美的方洪波言论刷屏,十几万字报告拆解小米

公子麦少
2025-11-07 20:43:25
9位大法官集体反对,瞒不下去了?特朗普承认关税不是由中国承担

9位大法官集体反对,瞒不下去了?特朗普承认关税不是由中国承担

三石记
2025-11-10 15:13:10
黄贻瑞,为恶势力充当“保护伞”

黄贻瑞,为恶势力充当“保护伞”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0 00:02:29
20周年iPhone将消灭灵动岛:首款真全面屏苹果手机

20周年iPhone将消灭灵动岛:首款真全面屏苹果手机

快科技
2025-11-08 21:26:06
“没症状”更危险!上海专家:有人30多岁就中招,40岁以上有1/3概率

“没症状”更危险!上海专家:有人30多岁就中招,40岁以上有1/3概率

新民晚报
2025-11-10 12:19:44
曾医生的丈夫被网友扒出后,更加证明了她的“不简单”!

曾医生的丈夫被网友扒出后,更加证明了她的“不简单”!

诗意世界
2025-11-09 13:19:18
古代通房丫鬟到底有多惨?陪老爷不算,还被用来干一件“恶心”事

古代通房丫鬟到底有多惨?陪老爷不算,还被用来干一件“恶心”事

蜉蝣说
2025-09-29 16:49:48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人类“最惨”的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人类“最惨”的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辉辉历史记
2025-11-05 08:51:15
被米粉追着要的小米NAS要来了!爆12月与小米17 Ultra一起发布

被米粉追着要的小米NAS要来了!爆12月与小米17 Ultra一起发布

热点科技
2025-11-10 15:35:57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鋭娱之乐
2025-11-07 15:50:06
有钱也没用!这次,担任全运会火炬手的霍震霆,给李嘉诚上了一课

有钱也没用!这次,担任全运会火炬手的霍震霆,给李嘉诚上了一课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10 15:44:05
2025-11-10 17:07:00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6280文章数 11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幼儿园园长被指贪污1079万:承包幼儿园 没有非法占有

头条要闻

幼儿园园长被指贪污1079万:承包幼儿园 没有非法占有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房产
本地
亲子

教育要闻

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组织学生会干部开展红色研学与能力培训活动

上新|| 秋冬也可以穿的漂亮小裙子,美到心动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一岁多的宝宝默默给妈妈剥了一颗完美的葡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