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报)
转自:中国水运报
![]()
交通管制解除后李勇在现场疏导船舶。常熟海事局供图
长江常熟段,是长江的“咽喉”,潮汐起伏,航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五指水道”。这里船舶频繁横越,浅滩密布,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纵穿南北,水域安全监管难度较高。然而,他宛如一位无畏的守望者,以忠诚为帆、以专业为桨,在风浪中坚守、在险情中冲锋,用十九年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海事人的担当与奉献。他就是常熟海事局徐六泾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勇。
2006年8月,怀揣着对海事事业的热爱,李勇从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加入常熟海事局,开启了自己的海事生涯。从政务中心到船舶监督处,再到海巡执法大队,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和担当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
2023年12月21日,一个寒冷的日子,韩国籍危化品船舶“新光明轮”在苏通大桥上游水域突然发生爆炸。正在现场带队巡航的李勇,第一时间发现险情,迅速带领“海巡06838”4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刺鼻的苯蒸气弥漫,灼人的热浪翻滚,二次爆炸的风险如影随形。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凭借多年练就的专业素养和临危不乱的指挥,李勇硬是在绝望中架起了一条生命通道。仅用43分钟,就将船上22名中外籍船员全部安全营救至海巡艇上,并指挥拖轮拖带事故船至安全水域,有效控制了现场局面。在江苏海事局、常熟市委市政府等上级单位的领导下,常熟海事局全力保障该事故“无人员死亡、无次生事故、无水域污染”,这起事故的成功处置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韩国海洋警察厅等多方的肯定和赞扬。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勇说:“当时那种情况,如果我们不上去,那些船员的生命安全根本不敢想。我也害怕,害怕二次爆炸,害怕浓烟有毒,害怕艇上的兄弟的安全,但是我们更害怕没能救出爆炸船上的船员。”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责的坚守。
2021年7月,长江水上勘察史上孔位最多、工期最长的海太过江通道水上勘察工程开工。面对安全监管“连轴转”、施工区动态调整、部分船舶不熟悉航路误闯警戒区等情况,李勇主动报名参与到安全保障工作中。他带头“吃在艇上、睡在艇上”,冲锋在前,带队成功化解多起突发险情,助力水上勘察作业圆满完成。在坚守的140多个昼夜里,李勇的身影如同明亮的灯塔,为风浪中的过往船舶指引着安全航向。
“反复练,练反复”——这六个字,是李勇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是他对安全防范最朴素的坚持,也是对队员们最殷切的叮嘱。长期驻守在水上交通艰苦复杂一线的他,深知安全在于防范。他带领队员们奉行“功在平时”的理念,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方式,将应对方案刻进骨子里,成为本能反应。基于深厚的专业积累和风险防控理论,李勇还用心提炼出针对性极强的“五防工作法”,在防治船舶搁浅、碰撞、失控、自沉、横越等方面效果卓著。
十九载春秋,于江海之间守望,初心如磐石般坚定,未曾有丝毫动摇。“我们常年驻守在这片水域,全年365天无休,一天24小时待命,只要有任何突发情况,我们随时都能顶上去,这对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了。”李勇的话语朴实而有力。他就像一名忠诚的卫士,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创造性奋斗、创新性发展”的铮铮誓言,为守护这片水域的安全稳定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