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四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童年和青年好不好,多半是我们的父母在管理,和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而中年、老年,完全是自己做主的。
最怕的是,人到老年,还以为自己年轻,只知道去奋斗,居然没有任何的养老准备。
很多晚景凄凉的老人,都是准备不够,导致了晚年的忙乱,到处寻找可以依靠的东西。
在55至65岁的中老年转型期,我给你以下几条建议。
![]()
经营健康:从“消耗”到“低耗”。
人生,健康是一,其他是零。没有了健康,一切归零。
我们都期待晚年健健康康的,坐一万块的轮椅,不如穿几十块的鞋子走路。
但我们也没有办法,丝毫都不消耗身体,尤其是中年,很多人为了赚钱,常常加班加点。甚至去很辛苦的岗位。
到了55岁之后,你主动降低身体的消耗,慢慢变老。
1.不去负重太厉害的岗位,不强求收入高低。
2.意识到职业的天花板,不去瞎折腾。
3.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4.定期体检,对身体状况深度了解。
经营财富:从“致富”到“保富”。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有存款一百万,一年花两万,从五十岁到一百岁,是足够了。
当然,多数的人是没有一百万的,只是十几二十万的存款。
那也不要担心,现在的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养老模式,我们要借用起来。
与其纠结存款不够,还不如让财富得到有效保护,过细水长流的生活。
1.做好退休的规划,哪怕你是农村人,也可以花几万,买好农保。以后每一个月,也有几百块的退休金。
2.放下欲望,你不盲目投资,手里的钱,会留住。
3.把事业给子女,顺利交接。子女也可以成为养老的依靠。
![]()
经营孩子:从“托举”到“脱手”。
处心积虑皆为子,这是很多父母的活法。
中年的时候,会花大量的钱,给子女读书,创业,买房,结婚等。
但是子女什么都有现成的,反而失去了奋斗的勇气,甚至都啃老了,这是父母的悲剧。
托举子女到成年,大学毕业,其实就差不多了。
1.告诉子女,父母的 家,是出发的地方,不是终点。
2.告诉子女,以后的路,自己去走,父母老了,爱莫能助。
3.遇到事情,父母可以帮一帮,但能力有限,也确实无法掏空全部家底。
4.就是儿女要你带娃,也是约法三章,孙子不当儿子养。
经营婚姻:从“改变”到“不变”。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是很磨人的。
中年夫妻,不知不觉过成了邻居,变成了室友。或者常常争吵,赌气好几天。
怎么看,枕边人都不顺眼,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你也一直要对方改变,可是对方是一个老顽固,本性难移。
反过来你也被对方要求改变。比方说,男人被女人要求,赚更多的钱,要舍去狐狗朋友等。女人被要求,不能去牌桌。
拜伦说过:“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是的,你要从对方的角度看婚姻,看自己,允许对方如何。你打开心扉,接纳对方,那一瞬间,夫妻变成了老伴。
1.接纳对方的不完美,看顺眼。
2.商议着,晚年如何一起过,求同存异。
3.设立一些幸福的憧憬,让夫妻有共同目标,从而找到一些浪漫的因素。
4.把爱人当成亲人,或者是朋友,相处会轻松一些。
![]()
经营头脑:从“经验”到“翻新”。
一路走来,人是有很多经验的。因此说,姜还是老的辣。
但是经验会过时,会阻碍社会发展。
封建时代的道理,到现在,就往往是封建糟粕了。
什么三从四德,到现在还说,岂不是笑话。
因此我们要翻新自己的大脑,接受新兴事物。
如西赛罗说的:“如果灵魂仍能研究和学习,那么没有什么比老年的空闲更快乐了空闲存于善良的行动,人类藉着它才能在道德上、智能上与精神上获得成长。”
1.打开手机,看时代发展。
2.学习新的智能软件,方便日常生活。比方说,就医服务软件,旅游软件等。
3.走出去,体验新的东西,和时代接轨。
4.常常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5.向年轻人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经营圈子:从“众人”到“几人”。
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人多嘴杂,内耗多。还为了利益而争斗。
中年是为了利益,没有办法,非要借用群体。人老了,就不一样了,利益不求,那就群体随意。
有了三五个好友,平时聚一聚,彼此问候,就足够了。
如果没有好友,在小区里,有几个熟人,邀约跳舞,钓鱼,也是蛮好的。大家都不要刻意维系关系,是简单的那种。
1.对圈子进行归类,冲着利益来的,还给利益。
2.主要的关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是对外求。对亲人和气,回报率很大。
3.不要求远,而是遵从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则。
4.多年不联系的人,就不要联系了。
![]()
写在最后。
歌德说过:“年轻时谋求,到老年就充实。”
我们努力了半生,不就是想要一个幸福的晚年吗?做人要实在,幸福要落到实处,别总是想法颇多,把幸福放在虚无之中。
办理退休,子女成年,职业衰退,人群聚散......都在五十五到六十五这个期间。
具体怎么经营呢?每个人有不同的做法,渗透到生活的不同细节。
但整体来说,就是记住井植薰的一句话:“何谓经营之根本?我认为是‘造就人’。”
把自己的身体、态度、情感、想法等进行改造,整体的力量往回收。不是指望别人会对你做出晚年的安排,给你想要的东西。
外用的力量,收回到自己的身上;外在的情感,收回到亲人的关系中,经营方法就用对了。
学会经营,你就平稳从中年过渡到老年,余生都是“老来乐”。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