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下午,西部氢能产业园内热闹非凡,一场围绕“AI 破局・装备智造”的“科菁荟”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科技交流活动火热展开。没有冗长的开场流程,取而代之的是参会者直奔展厅的急切身影、专家干货满满的技术分享,以及企业间“靶向对接”的热烈洽谈——这场聚焦装备制造智能化转型的交流活动,用“实场景、真需求、硬技术”,为成都产业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成都东部新区经济发展局、成都市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郫都区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新都区科学技术协会、简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传播学会、西部氢能产业园联合承办,成都市龙泉驿区制造业协会、犀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提供支持。活动聚焦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痛点,吸引了41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所高校专家参与,覆盖氢能装备、智能环卫、汽车制造、工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
距离活动正式启动还有半小时,西部氢能产业园展示中心已挤满提前到场的参会者,在展厅讲解员带领下聆听了园区整体规划。随后,嘉宾们移步犀重汽车品牌展厅,近距离观摩犀重智能重卡,部分嘉宾走进驾驶室亲身体验基于智能驾驶底盘的定制化技术;展厅外,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车按预设路线精准清扫、灵活避让,各企业代表直观感受到企业将“AI+装备制造”深度融合的技术成果,让智能化转型成果可感可触。
![]()
![]()
![]()
主会场的主题分享环节“干货密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郝东率先带来《人工智能与“智能体”初探》,从理论层面拆解“智能体”技术如何破解装备制造的智能化瓶颈,台下企业代表纷纷举起手机拍摄PPT;6位企业代表紧扣装备制造智能化转型核心,围绕“装备智造”亮出实招,既有氢能装备研发的技术创新成果,也有AI从智能车到智慧管理的全链条实践,更有传统制造企业的智能化突围经验、国际企业的智能制造协同思路,以及工厂员工智能化管理方案,进一步拓宽了“智造”边界。整场分享理论与实践共振,为成都装备制造业突破转型痛点、迈向高端化智能化注入关键动能。
![]()
![]()
![]()
![]()
![]()
![]()
![]()
为进一步提升对接效率,活动下半场特别安排了“精准供需对接交流”环节,各参会企业聚焦自身精准技术需求,通过小范围、高密度的深度洽谈形式,实现了高效且有针对性的供需对接。“我们缺少电子加工行业客户,希望通过科菁荟平台拓展”“我们希望尽快实现智能化转型,解决资金难题”“人才短板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代表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现场科技保姆同步记录合作意向,会后将形成《企业合作意向清单》,确保每一条需求都有跟进、有反馈。
![]()
![]()
![]()
![]()
![]()
![]()
![]()
![]()
![]()
![]()
![]()
“‘科菁荟’不是一场‘一次性活动’,而是要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合作平台。”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活动尾声表示,市科协希望搭建一个“长效平台”,让成渝两地的能源企业、专家、政府部门长期联动,真正破解资源分散、合作渠道有限的痛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