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6岁儿子的视力检查报告上“远视储备不足”几个字,李女士心里一沉,耳边响起两种声音:眼科医生建议配戴平光离焦眼镜,婆婆却坚持“孩子戴眼镜只会越戴越深”。
“远视储备” 这个专业术语,如今正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且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 而近视防控的首要关键,就是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量。
01 远视储备:孩子的视力“储蓄罐”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时,眼睛通常处于远视状态,这种生理性远视就是医生们常说的“远视储备”。
简单来说,远视储备就像孩子与生俱来的视力“储蓄罐”。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
一个3岁的孩子通常有3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量。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远视储备会以每年25度左右的速度自然消耗。如果消耗速度过快,比如6岁时孩子的远视储备量不到75度,就意味着未来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加,医学上将其定义为“近视前期”。
远视储备不足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是,他们更容易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提前迈入近视行列。
02 监测眼轴:远视储备的“风向标”
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呢?
儿童远视储备的科学评估需要结合视力、屈光程度、眼轴长度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散瞳验光和眼轴测量是核心依据。
眼轴延长是远视储备下降、近视发生发展的最核心原因。孩子年龄越小,眼轴生理性增长速度越快。6~10岁儿童的年眼轴生理性增长为0.1~0.2毫米,到13岁左右趋问向平稳,此时眼轴大致为23毫米。定期监测眼轴能及时判定远视储备量的变化趋势,预警近视的风险。
03低度近视:戴不戴眼镜?
当孩子已经确诊为真性近视,即使度数较低,仍然需要戴眼镜。真性近视的人如果不及时戴眼镜,眼睛容易长时间处于视物不清的状态,这会加重眼疲劳,进而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长。
04 平光离焦镜:近视防控的“隐形护盾”
对于远视储备不足但尚未近视的孩子,有一种名为平光离焦镜的特殊镜片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平光离焦镜是一种无度数防控镜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镜片上的微透镜阵列,让周边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性离焦”),从而向眼球传递“停止过度生长”的信号,延缓眼轴增长,降低近视风险。
适合佩戴平光离焦镜的人群包括:未近视但高风险儿童、双眼近视前期儿童。尤其是那些远视储备不足、眼轴增长过快,或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验配平光离焦镜需专业机构检查眼轴、屈光度、视功能,排除其他眼病,且需要每日佩戴8小时以上。
无论选择哪种镜片,都需要每3-6个月复查眼轴。
我国5~18岁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远视储备不足问题,近视发生年龄呈现提前趋势。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家长需要树立“防控重于矫正”的观念。保护远视储备,降低孩子未来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已成为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
护眼这场持久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打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