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思索,东帝汶如此小的地方,历史上为何不属印尼、不属荷兰,反倒走进了葡萄牙版图,说起印尼的“大印尼主义”,还真是野心有点大,1975年它把东帝汶当作第27个省,连联合国都气得召开会议加以谴责了,可是最终东帝汶还是从印尼手里独立出来了。
![]()
消息里常说东帝汶国力弱小,东帝汶的面积大约是1500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36.93万,不仅是人口稀少、资源相对匮乏,而且交通也不太便利——除了帝力港口靠近大海可通往澳大利亚,岛内基本上只有沿海公路。
大部分人种为巴布亚人,且信奉天主教,这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爪人、马来人那部分人存在较大差异,站在民族与宗教的分界线上,还能够摸到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
![]()
葡萄牙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已逾数百年,荷兰人曾抢占岛的西边,1859年双方划出一条经典纵线来分界,如今从地理与历史的“纠结”来看,就像一套命运的剧本。
东帝汶的独立,也是国际博弈后的一个小插曲,1975年葡萄牙撤离,印尼便趁机介入进来。之后发生的事情十分残酷,印尼军队实施镇压,联合国提出谴责,有10万人丧生于冲突之中,难民纷纷向澳大利亚涌去。
![]()
亚洲金融危机前,印尼那会儿没太将联合国放在心上,这片土地仿佛被历史遗忘掉了。可是等到了1997年金融危机的那个时候,印尼经济大幅下滑,苏哈托下台,哈比比成为了新总统。出于国家根本利益考量,基于国际间关系的需要,为了扭转经济困难的状况,最后他让联合国主导了东帝汶的公投。
![]()
那一年,帝汶岛的未来被交到人民手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称:东帝汶独立是国际合作和民族自主决定的成果。JamesDunn同样表示,帝汶岛人在语言及传统方面和印尼主流存在差异,尽管是地理上的邻邦,却全然不属于同一类人。
公投结束之后,印尼军队撤离,2002年,东帝汶的国旗正式升起。人口后来增长至134万,GDP依旧不算高,依靠油气以及国际援助来维持生活。世界银行称,此地发展较为迟缓,然而至少主权与身份能够自主决定。
![]()
有趣的是,不管是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这事儿,还是南苏丹独立那事,国际社会所起到的作用越发突出,小国想要存活、达成独立,不只是依托自身实力,外部支援以及国际法则日渐重要,东帝汶的独立,是国际段子手、联合国、区域民族主义一块儿运作的结果。
![]()
然而这座岛上的故事并未真正完结,帝汶海的油气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归属还未明确,国家治理存有诸多困难,此地曾是东南亚“独立潮”的一个事例,也是全球小国的典范:谁可以自立,谁不能自立,除了地理与历史因素,还要斟酌外部的局势。
有的时候,独立就好像是一场权力交易,也是一场地理博弈,东帝汶的未来,也许会在那些联合国会议,以及海风之中持续漂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