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下午,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张震在巢湖西泊圩拍摄到“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只雄性成年中华秋沙鸭的清晰照片。大皖新闻记者从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团队获悉,这是时隔十年巢湖再次记录到该种珍稀鸟类,2015年12月7日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夏家振在南淝河大桥附近曾拍到过雌鸟。
![]()
![]()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 鳞胁秋沙鸭。其胁部特殊的鳞纹类似瓷器上描绘的云纹,美其名曰为“青花瓷”;雄鸟的黑色羽冠长而明显,随风飘散,还被称为“黑头发飘起来”;浑身上下无处不显现出中国元素,因而是观鸟爱好者心中的“国鸭”。中华秋沙鸭是东亚特有的珍稀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是能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
![]()
![]()
中华秋沙鸭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雄鸟头部黑色有光泽,背部黑白相间;雌鸟头部锈褐色,背部灰色,两侧具独特的黑白鳞状纹。在山林河流岸边的树洞中筑巢,冬季迁徙至中国中部和南部的江河湖泊。
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团队鸟类专家虞磊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中华秋沙鸭在安徽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为冬候鸟,每年越冬期在11月-次年3月,安徽越冬鸟的数量估计有200多只。在包括巢湖在内的安徽其它地区则为旅鸟,仅在迁徙季节短暂停留或从空中过境。此次正是在巢湖水鸟迁徙通道上记录到一只正在迁飞过境的雄性成鸟,由于中华秋沙鸭全球数量仅有2400-4500只,能在巢湖记录到其飞过实属难得,同时印证了巢湖水鸟迁徙通道的重要性。
由于气候原因,今年中华秋沙鸭10月底就开始抵达越冬地。10月27日,黄山地区中华秋沙鸭同步调查团队已率先记录到2只雄性成年中华秋沙鸭,10月29日,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黄涛在六安大别山也记录到5只中华秋沙鸭。预计11月越冬期正式到来后,将会有更多美丽的国宝来安徽越冬。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编辑 汪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