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历代帝王都要择这方天地的中心立国。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周武王灭殷商后,一直希望寻找到“天地中心”,作为都城的所在地。
三千多年前,在人们的世界观里,天地的中心在哪里?
今天,跟随小九一起打卡世界遗产地: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寻找天地中心的重任落在了周公的身上。
他将目光投向中原地区的嵩山,在嵩山一带进行了大量测量。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周公运用了一种古老而精妙的方法——“土圭测影”法。
这需要立起一根垂直于地面的八尺长杆,等待正午时分,记录出现在土圭上的影子长度。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周公最终发现,唯有在(河南省)登封告成之地,夏至的影子最短,冬至的影子最长。
《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于是,他昭告天下,此地为天地之中。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周成王迁都洛阳时,在青铜器何尊上铭文,“宅兹中国”,宣告占据天下中心,“中国”一词首次出现。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战国时期的荀子更是提炼出,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理念。
“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渐渐地升华为“天下之中”的政权核心。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从此,这里不仅成为了中国天文历法发展的一个起点,也成为了儒释道等思潮的入主之地,“中”的思想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
![]()
![]()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中”的观念,像一粒种子,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成长,包容万象,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处事哲学。中庸之道,阐明了中国人的取舍和坚持。
数千年过去,这片土地还在诉说着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对天地的敬畏,也见证着中华文明对“和谐”与“秩序”的永恒追求。
![]()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CCTV-9,每晚19:50,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正在热播,每集5分钟,敬请收看!
![]()
![]()
![]()
内容来源:CCTV纪录微信公众号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畅
责 编丨罗 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