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呈现出规模扩、增速稳、结构优的良好态势,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加速落地,为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这是记者从10月29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召开的2025年三季度山西省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社融总量再创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增量规模4719.3亿元。其中,投向实体经济的本外币贷款增加3205.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213.8亿元,合计占全部社融增量的93.6%,是社融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撑。截至9月末,全省社会融资存量规模7.0万亿元,同比增长8.1%,再创新高。
各项贷款稳定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162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积极支持绿色低碳领域。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5670.5亿元,较年初增加639.8亿元。
普惠领域贷款持续高增长。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40.6亿元,同比增长21.5%。
有力支持科技企业发展。8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772.7亿元,同比增长10.3%。
加力支持制造业振兴升级。9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99.1亿元,较年初增加251.3亿元,同比增长12.7%。
同时,优化利率政策传导,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前三季度,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政策护航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不断建立健全“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用足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全面服务我省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7月29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牵头印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连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5个分领域的框架性政策文件,山西省金融“五篇大文章”1+5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为“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工作在晋落实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政策工具撬动方面,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各类政策,带动金融机构投放相应贷款约645亿元。
截至8月末,全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7.4个百分点。其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0.6%、18.4%、17.9%、13.7%、31%,均高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增速。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若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