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就像创业,永不言弃。努力了就有成功的希望,放弃了一定不会成功!”说这话的姚阿姨,声音爽朗,精神头十足。任谁也想不到,五年前,她曾是一位被诊断为“右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
“您当时真的没想过放弃吗?”
“咋没想过?”姚阿姨坦言,“但每次看到老伴儿偷偷抹眼泪,看到孙子放学回来喊‘奶奶’,我就告诉自己:必须撑下去!”
咳血惊魂,这个年先过完再说
时间拉回2021年2月,哈尔滨天寒地冻。“一开始我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几天感冒药。结果有一次咳嗽,手一捂,发现是鲜血……”姚阿姨心里一紧,立刻去了当地的牡丹江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肿瘤坏死细胞,但当时正好赶上春节,我心一横,说‘先过年吧!’”
![]()
直到2021年3月17日,年味散去,姚阿姨才前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出来:小细胞肺癌。
“我后来从病友那儿才知道,小细胞肺癌发展快,一般不做手术,主要靠化疗。”姚阿姨当时就懵了,赶紧找到主刀医生确认。“医生说是这样,让我赶紧准备化疗。”
化疗之苦,仿佛抽干了全身力气
术后,姚阿姨开始了6个疗程的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如潮水般涌来:浑身乏力、怕冷怕风、咳嗽胸闷……“那时候,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只能躺在床上,啥也干不了。”回忆那段日子,姚阿姨的语气沉重了些。
![]()
但就在这段最难熬的时间里,她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我旁边那位从吉林来的病友,我们是一起化疗的,但她居然能下地活动,还能跟大家唠嗑,精神状态特别好!”这个鲜明的对比,给姚阿姨留下了深刻印象。
病房里的发现:她为啥精神那么好?
“后来我发现,她每天会按时喝两次中药。我就天天观察她,观察了一段时间,实在忍不住,就主动去问:‘妹子,你喝的是哪里的中药啊?’”
那位病友很热心,告诉她:“是在郑州的袁希福大夫那里看的,你要是不信,可以先上网查查。”说完,还把具体地址写给了姚阿姨。
这个信息,像一束光,照进了姚阿姨当时灰暗的生活。
奔赴郑州,只为睡个好觉
2021年11月26日,结束化疗3个月后,姚阿姨带着复查结果稳定的报告,踏上了前往郑州的火车。那时,她依然被咳嗽、胸闷和多年的顽固失眠深深困扰。“我当时整夜整夜地咳嗽,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她笑着回忆道。
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通过看舌苔、把脉、细致问诊,根据姚阿姨当时的身体状况,为她辨证开方。
![]()
吃了大概两个月的中药后,姚阿姨回来复诊时反馈:咳嗽减轻了,胸闷的感觉消失了,更让她惊喜的是,化疗后掉光的头发,竟然重新长了出来。不过,睡眠问题改善还不明显,仍需依赖药物。
“那可能是怕人偷我钱吧?!”
复诊时,大家聊起她精神好转,姚阿姨一句玩笑话逗乐了所有人:“那可能是怕人偷我钱吧?!”连一起前来分享经验的抗癌明星刘勇都打趣道:“姚姐,你这是太有钱了!”诊室里充满了久违的轻松笑声。
拨云见日,回归平凡幸福
坚持调理带来了希望。2022年9月5日的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正常,CT检查也未见异常。此后,姚阿姨选择在每年春秋两季,继续用中药巩固调理。
如今,姚阿姨早已回归正常生活。买菜、做饭、跳广场舞,偶尔还会和老姐妹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那份曾经被病魔夺走的平凡幸福,又被她牢牢握在了手中。
![]()
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她斩钉截铁地说:“看病就像创业,永不言弃!努力了就有希望,放弃就彻底没戏!”
她常对遇到的病友说:“小细胞肺癌确实凶险,但别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就能等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