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跟买房人有关!中央定调未来 5 年:房地产回归民生,这几点要记

0
分享至

2025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公布,其中对房地产领域的部署以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核心,明确提出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系列指向 “回归民生本位” 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对于数千万刚需购房者与改善型需求群体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楼市发展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更与每个人的居住计划息息相关。以下这五大核心要点,值得所有买房人重点关注。





一、供给端双向发力:保障刚需与改善需求精准匹配

“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次明确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与 “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的双向供给策略,标志着住房供给从 “总量补足” 向 “结构优化” 的深度转型。这一调整精准回应了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 —— 工薪群体 “住有所居” 的基础需求与城市家庭 “住有宜居” 的升级需求未能充分满足。

在保障房领域,“优化” 二字背后藏着多重深意。与 “十四五” 时期 1100 多万套保障房的 “有效供应” 相比,未来五年的保障房供给将更注重区域适配性与供给灵活性。一方面,结合人口流动趋势,在人口导入量大的都市圈加密保障房布局;另一方面,延续 “以购代建”“房票安置” 等成熟模式,在增量建设与存量盘活中找到平衡。对于城镇工薪群体、新市民等刚需群体而言,这意味着保障房的地理位置更贴近就业中心,户型设计更适配小家庭需求,申请流程也将进一步简化。

改善型住房市场则迎来政策明确支持。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重点 30 城 120-144 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已提升至 30%,大户型产品跻身成交主力军。针对这一趋势,“因城施策” 的核心在于打破同质化供给怪圈:一线城市将重点增加带优质教育、医疗配套的改善项目,三四线城市则聚焦存量房品质升级,避免盲目新建。买房人需注意,未来改善房的价值核心将从 “面积大小” 转向 “居住品质”,绿色建材、智慧家居、社区服务等软性指标更值得关注。

二、制度闭环筑牢底线:买房 “安全系数” 全面升级

“烂尾楼”“预售资金被挪用” 等痛点,曾是购房者心中的最大顾虑。此次中央定调明确提出 “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通过全链条制度建设为购房安全保驾护航,这也是房地产回归民生的重要基石。

开发端的资金监管将形成 “铁笼子” 机制。政策明确要求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销售、融资等资金,从源头切断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烂尾风险。融资端则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项目 “白名单” 制度,既通过 REITs、并购重组等工具帮助房企优化资产负债表,又确保资金真正流向保交楼、保品质的项目。某头部房企财务负责人透露,新机制下 “资金跟着项目走”,银行对施工进度的监管频次从季度升级为月度,购房者有望通过官方平台实时查询资金使用情况。



销售端的 “预售 + 现房销售” 并行模式更值得期待。政策提出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虽然全面落地尚需时间,但核心城市已开始试点 —— 北京要求新供地项目现房销售比例不低于 30%,杭州明确 2027 年起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对于买房人而言,现房销售意味着 “所见即所得”,房屋质量、小区配套等均可实地查验,大幅降低购房纠纷风险。即使选择预售房,资金监管的规范化也让 “保交楼” 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品质革命重构价值:“好房子” 成购房核心标尺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被写入规划建议,标志着房地产市场从 “拼价格、拼规模” 的粗放时代,迈入 “拼品质、拼服务” 的价值竞争时代。这一转变将彻底重构购房者的选房逻辑。

“好房子” 的标准已形成明确体系。在硬件层面,层高不低于 3 米、楼板隔声性能不大于 65 分贝等指标将逐步成为强制标准,绿色建筑占比需达到 100%。不少房企已提前布局:万科推出的 “健康住宅 2.0” 配备新风热交换系统与智能安防,保利的 “全龄社区” 设置适老化设施与儿童活动区。在软件层面,物业服务正从传统 “三保一绿” 升级为养老托幼、家政健康等综合服务,广州、上海等城市已试点 “物业 + 社区服务” 模式,未来物业服务质量将成为房屋保值增值的关键因素。

城市更新则为存量房品质升级提供新路径。2025 年我国城市更新市场规模已突破 8.6 万亿元,未来五年老旧小区改造将重点聚焦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智慧管网建设等民生需求。对购房者而言,位于核心城区的老旧小区可能迎来价值重估,而城市更新中释放的存量用地,也可能催生一批配套完善、性价比高的新楼盘,这类项目值得重点关注。

四、政策松绑激活市场:不合理限制将逐步清理

规划建议在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部分明确提出 “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这一表述比 “十四五” 时期更为具体,且位置更靠前,释放出激活合理住房需求的强烈信号。

政策松绑将聚焦三大领域:一是优化购房资格认定,多地已开始放宽社保缴纳年限要求,部分都市圈试点 “户籍互认”,非本地户籍购房者有望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首套房贷政策;二是完善信贷支持,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将进一步细化,二套房首付比例可能继续下调,针对改善型需求的 “卖旧买新” 税费减免政策有望扩大范围;三是破除流通壁垒,重点清理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增量与存量市场之间的政策阻隔,促进一二手市场联动。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松绑仍将坚持 “因城施策” 原则。一线城市可能优先优化高端人才购房政策、放宽改善型需求限制,三四线城市则可能全面取消限购限贷。买房人需密切关注所在城市的政策动向,尤其是核心城市群的卫星城,可能成为政策红利的集中释放区。

五、风险防控贯穿始终:理性购房是不变准则

在强调回归民生的同时,规划建议反复提及 “统筹推进房地产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这一底线思维为购房者划定了风险边界。

对于买房人而言,风险防控需把握三个关键点:其一,优先选择财务稳健的房企。应避开负债过高、多次出现项目延期交付的企业,重点关注央企国企及现金流健康的民营房企,这类企业更易进入融资 “白名单”,项目交付更有保障;其二,警惕非核心区域的投资陷阱。随着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 机制的完善,人口流出、库存高企的城市及远郊区域,房价下跌风险较大,刚需购房应坚持 “就近就业” 原则,投资购房需聚焦核心城市群;其三,关注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政策已明确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未来房屋质量责任追溯将更严格,买房时需仔细核查房屋质量检测报告,避免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房源。

结语:民生导向下的购房新逻辑

未来五年,房地产回归民生本位的趋势已清晰可见:供给更精准、制度更安全、品质更优良、政策更友好,但风险防控的底线也愈发明确。对买房人而言,过去 “闭眼买涨” 的时代已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 “跟着政策走、盯着需求选、守住安全线” 的新逻辑。

刚需群体可把握保障房供给优化与政策松绑的窗口期,优先解决居住需求;改善型家庭应聚焦 “好房子” 与优质服务,注重房屋的长期居住价值;投资者则需更注重区域人口吸引力与产业支撑力。只要读懂政策导向,理性规划决策,就能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居住解决方案,真正实现 “住得安心、放心、舒心” 的民生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凡知 incentive-icons
凡知
莫道书中无用处, 兴替之间皆学问。
3917文章数 1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