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棒!”11 月 2 日晚,广州奥体中心跳水馆的欢呼声尚未平息,全红婵就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三个字。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团体双人 10 米跳台比赛中,这位时隔 183 天重返赛场的两届奥运冠军,与搭档王伟莹以默契配合摘得金牌,为广东队锁定团体冠军立下战功。从伤病休养到赛场夺冠,这场复出之战不仅见证了她的坚韧,更藏着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密码。
![]()
复出之战:双人跳台上的 “零失误” 答卷
当晚的团体赛双人 10 米跳台角逐,成了全红婵复出的 “高光秀场”。当她与搭档王伟莹踏上跳台时,看台上瞬间响起全场最热烈的尖叫 —— 作为东京、巴黎两届奥运冠军,这位 17 岁小将的每一次亮相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两人的四组动作堪称 “教科书级别”:助跑、起跳、翻腾、入水一气呵成,尤其是第三轮的 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动作,两人身体姿态高度同步,入水时几乎未激起水花,裁判给出全场最高的 89.10 分。最终,她们以总分领先第二名 12.3 分的绝对优势夺冠,为广东队贡献了关键积分,助力队伍以 2369.80 的总分拿下女子团体冠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复出全红婵并未参加单人项目角逐,仅出战团体赛与单项赛的双人 10 米跳台。据全运会官网透露,这样的赛程安排是为了让她逐步适应赛场强度,避免刚伤愈就承受过大压力。而选择比自己大 4 岁的同乡王伟莹作为搭档,也为她的复出增添了默契加持 —— 两人同为湛江籍运动员,封闭训练期间早已磨合出十足的信任感。
183 天蛰伏:从伤病困扰到重返巅峰
这场夺冠的背后,是全红婵长达半年的艰难蛰伏。时间回溯到今年 5 月 3 日,北京水立方世界杯总决赛上,她夺得女单 10 米跳台亚军后,便因身体不适进入休养期,此后半年未参加任何国内外赛事。据队内教练透露,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的肩伤是她休战的主要原因,“小姑娘忍着疼练了很久,必须停下来系统治疗才能避免留下隐患”。
休养期间,全红婵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广东队的封闭训练基地,她每天保持 6 小时的训练量,其中既有基础体能训练,也有针对双人配合的专项练习。为了保护肩伤,教练团队特意调整了训练方案,减少高难度动作的重复次数,转而强化动作细节与节奏把控。“她从来没喊过苦,有时候动作没做好,会主动加练基础动作直到满意。” 队友的描述,勾勒出这位少年冠军的自律底色。
最考验心态的是 “远离赛场的焦虑期”。刚休战时,全红婵曾在日记里写道:“想跳台了”。为了帮她调整状态,队里安排了心理辅导,家人也常来探望。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她开始在队内测试中尝试双人配合,当与王伟莹首次跳出 85 分以上的成绩时,她兴奋地抱住搭档:“我们能行!” 这份笃定,最终化作赛场上的完美表现。
![]()
少年成长:从 “黑马” 到 “稳压器” 的蜕变
如果说东京奥运会上的 “五跳三满分” 让全红婵以 “黑马” 之姿惊艳世界,那么此次伤愈复出,则展现了她从 “天才选手” 到 “团队稳压器” 的蜕变。
过去的她,赛场上自带 “初生牛犊不怕虎” 的冲劲,如今却多了几分沉稳。双人比赛中,每当搭档王伟莹略有紧张,全红婵都会在候场时轻声提醒:“别急,按我们练的来”。这种细微的变化,被教练看在眼里:“经历过伤病和大赛沉淀,她更懂得如何把控节奏,不仅自己发挥稳定,还能带动搭档”。
赛后的 “三字发文” 更是延续了她的率真本性。没有华丽的词藻,一句 “我真棒” 既藏着对自己的肯定,也透着少年人的纯粹。这条动态很快收获百万点赞,网友纷纷留言:“等待值得!那个会跳水花消失术的小姑娘回来了”“这股自信劲儿太动人”。而在混合采访区,她则显得格外谦虚:“还要继续练,单人项目也想尽快回到赛场”。
赛场之外:跳水梦的 “接力与传承”
全红婵的复出夺冠,还折射出中国跳水 “梦之队” 的传承密码。她的搭档王伟莹同样来自湛江,两人的组合堪称 “同乡传承”—— 在跳水之乡湛江,前辈运动员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后辈成长。全红婵曾多次说,自己小时候就听教练讲湛江籍跳水冠军的经历,“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如今,她自己也成了 “榜样”。在广州奥体中心的观众席上,不少带着跳水装备的小朋友专程来看她比赛,其中一位 10 岁的女孩说:“全姐姐受伤了还能拿冠军,我也要好好练”。这种精神的传递,正是中国跳水长盛不衰的关键。
此外,此次赛事的医疗保障也让人看到体育人文关怀的进步。全运会组委会特意为复出运动员配备了专属康复团队,从赛前热身到赛后恢复全程护航。“以前觉得受伤是‘坎儿’,现在有专业团队帮忙,心里踏实多了。” 全红婵的经历,也为年轻运动员应对伤病提供了参考。
![]()
最好的时光,是 “重新出发” 的此刻
183 天的等待,一场完美的复出。全红婵用一枚双人金牌,证明了伤病从未磨灭她的天赋与毅力。对这位 17 岁的冠军而言,此次夺冠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 —— 未来,她既要冲击更多双人赛事荣誉,也要为重返单人赛场积蓄力量。
从东京的横空出世,到巴黎的卫冕桂冠,再到如今的伤愈归来,全红婵的成长轨迹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永不跌倒,而是在跌倒后依然能笑着站起,对自己说一句 “我真棒”。正如她在跳台上的每一次起跳,无论经历多少蓄力,最终都会向着目标奋力一跃。
期待这位少年冠军在接下来的单项赛中再创佳绩,更期待她带着这份坚韧与纯粹,在跳水之路上续写更多传奇。毕竟,属于全红婵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