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日讯也许,你曾听见鼓点般的心跳;也许,你曾感受过粗重的呼吸。一场马拉松,上万颗心脏,为同一个目标而跳动。在这场漫长的征程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从“独行”到“引路”
“人生这场马拉松,有时候需要你快,有时候需要你慢。”卞前程说。
他是卞前程,跑龄15年。曾经的马拉松,是他一个人的狂欢。2015年参加郑开马拉松,他坐着绿皮火车,连夜领完参赛包就直接参赛。“甚至都没有想到怎么会从郑州跑到了开封,难以想象自己的那种执着和坚持。”
2016年的一场车祸,让他右膝关节骨折。“躺在病床就一直在想,如何才能重新回到赛场……后来发觉确实是没法跑全马了,逐步恢复慢慢能跑半马。”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跑得更快,那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
如今,他带领跑团训练、为大家加油鼓劲。镜头前的他温暖而笃定:“谁都想当王者,但是确实身体这个样子了……但随着自己周边越来越多的人跑步,看到大家的一些成绩。我觉得现在的我,40岁的我,就是最好的我。”
从“负重”到“绽放”
“有的时候一场比赛下来,别人会觉得腿疼啊哪疼啊,我觉得我的牙很疼。我经常会牙疼,咬着牙坚持,感觉自己跑了很长的时间。”孔君君说。
她是孔君君,跑圈里的“君姐”,一位单亲妈妈,也是一名职业女性。她既经历过产后抑郁,也经历过职场上的不如意。
“有的时候到了这个地下停车位之后,我会沉浸几分钟,平复一下自己,我不想老是把我的负面东西带到家里。我感觉是跑步收留了我。”
习惯了母亲、女儿、管理者、决策者等身份,但什么时候,人才能是自己呢?
“我的人生中很少有人给我打气,给我鼓励。在马拉松赛场上,那些陌生人,有拿喇叭喊的,有扯着嗓子去喊‘加油,加油’,这种状态一直激发我,给我能量。”
赛道上,观众呐喊助威,她迎着阳光奔跑,脸上露出释然和微笑。极致的疲惫、热烈的欢呼,马拉松总是这么迷人。
“跑马拉松会让我忘记很多的责任,忘记很多的焦虑,我觉得只有在跑马拉松和跑步的过程中,我才能做我自己。”
对她而言,马拉松是公平的,你跑的每一步都作数。
从“较劲”到“守望”
她是胡康喆,马拉松“特种兵”。她的故事,是关于5分配与8分配的爱情。
“我跑操场的时候,我会套他圈。他回头看我快来了,他就颠两步。看我走远了就开始走。”小小的心机,为两个人的感情增添了调味剂。
“刚结婚肯定就觉得同频最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一起。之前看别的夫妻一起跑步,速度差不多就肯定会羡慕。”
但迈开腿的那一刻,差距如约而至。
“他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就是跟不上,你不能强迫我跑那么快,好几次他不跑了,罢工。我在那里跑,他会带一把折叠椅子坐着等我。我经过他身边,他会很欠揍地说,‘慢了慢了’。”慢慢地,胡康喆发现,与其让丈夫罢工还不如让他慢慢走着,“后来我们就会说好,在折返的时候打招呼。谁先看到了对方就会喊对方的名字,一般赛道遇到我们俩就会比个心。”
以爱为名的小吵小闹终归平静,“等你”,是爱情里藏起的温柔。
“婚姻也是一场长跑。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一直处在同频的状态下,但是不要强迫对方去一味地迁就另一方,我们可以互相尊重彼此的节奏,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他们发现:我有我的节奏,你有你的节奏,但我们有一个会合的地方。
21.0975公里、42.195公里,去感受疼痛也感受坚持,去感受阳光也感受风雨。然后,继续像枝丫一样,舒展、生长!
“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超级开心!”
“接触跑步之后,有了我最喜欢的名词——PB。拒绝内耗,做更好的自己!”
“努力奔跑!让每个Ta更有力量!”
“健康生活!快乐奔跑!”
“想减肥吗?一起来奔跑!”
“自由奔跑!成就自我!”
人生这场马拉松,你的答案就在脚下。
闪电新闻记者 刘少君 吴丽兰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