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焦点访谈|从“按时供暖”到“按需供暖” 一起看供暖背后的“民生温度”

从供暖这件“小事”中感受民生温度

0
分享至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焦点访谈):近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10月中下旬,华北多个城市已陆续宣布入冬。几乎在同一时段,从西北的甘肃省白银市、华北的山西省晋城市,到东北的黑龙江省漠河市等北方多个城市相继打破常规供暖时间表,宣布提前供暖,北京、河北等地也紧锣密鼓做好各项供热保障准备。寒冬将至,温暖先行,这些地方如何精准响应百姓需求?又通过哪些举措有条不紊应对冬季供暖考验?今天(11月2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些城市,探寻提前供暖背后的民生温度。

德州平原县的夜里现在已经寒风瑟瑟,但居民张女士家里却很是温暖。10月以来,平原县被连绵阴雨笼罩,降水量较常年激增695%,平均气温也比往年低了1.3℃,湿冷加低温让很多居民非常不适应,都盼着暖气能早点来。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当地于11月1日开始提前供暖,这比规定的供暖时间11月10日足足早了10天。


这份提前到来的温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背后是政府细致、综合的考量。在提前供暖政策出台之前,要倾听百姓呼声,然后做科学严谨的论证,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先要盯准温度变化,规划供暖时间;再精准计算能耗与成本,找到百姓需求和企业负担的平衡点;还要把城市里盘根错节的供热管线查个遍,确保整个供暖季暖气能一直稳稳地送进居民家。这些琐碎细致的工作,方方面面都要落实到位。

从当地开始降温后,城管、气象、供热公司等部门每周都会在一起开供暖协调调度会。会上,气象部门提供精准天气数据,为供暖时间调整做参考;供热公司则抓紧排查设备、调试管线;城管部门则帮助供暖企业解决筹备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方联动会商,让提前供暖能高效顺利实现。


今年当地的供暖也有新变化,供暖工程进行了提升改造。平原县地热资源丰富,为降低能耗、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当地首次启用了清洁热源替代项目,从地下抽取58—60℃地热水,借助它的热量来供暖。

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齐强:“往年,我们主要靠燃煤供暖,如果想提前供暖,无论是成本和能耗压力都非常大。但是今年,我们启动了地热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在成本方面,相比传统的燃煤供暖能节省成本,这让提前供暖有了更大的底气,既温暖了百姓家,也没给财政造成更大的压力,是可持续的。”

新技术的运用,解决了成本巨大的难题,为提前供暖提供了支撑。不过万事开头难,要让新项目、新技术真正落地,发挥出覆盖202万平方米、服务全县超一半家庭的供暖作用,还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做。


地热能源站是整个清洁热源项目的枢纽。地热水从地下1500米抽上来,要先在地热能源站提取热量,再用这些热量加热自来水,然后把加热好的水通过管道送到居民家实现供暖。往百姓家送水的出水口温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居民家里暖不暖。

供热系统本身是个庞杂网络,今年又首次启用新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盯着沿线各个检测点的数据,反复调试,才能找到最适配的温度。而提前供暖,也能够为调试设备、解决各种问题留出时间,为真正的严冬到来做好准备。

齐强:“决定提前供暖,给新设备一个热身和调试机会,确保在寒冬到来之时,整个系统能够万无一失。说到底,供暖这件事,它体现的是我们执政的价值导向,是我们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对城市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根据百姓需求灵活调整各项政策,是当下各地都在努力践行的管理理念,也是党和国家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根本宗旨的体现。

在河北北部,受寒潮影响明显的张家口坝上地区,在规定供暖日期10月15日前几天,陆续启动今冬供暖工作。石家庄、邯郸等地也会在规定供暖日期前几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带温带压试运行。

承德于11月1日正式供暖,但各区县早在正式供暖前三四天就启动了试运行。在11月1日正式供暖第一天,记者走进了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记者看到,除了常规的供暖设备之外,今年很多居民家中都新安装了一块室温采集器。它就像眼睛一样,实时盯着家里的供热温度,并能把数据及时传给控制系统。这些室温数据由省、市、县和企业多方共享,一旦温度出现异常,管理部门会自动派发督办工单,督促供热企业及时上门解决。除此之外,居民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调节温度,甚至还有分时模式,可以将不同时段设置为不同的暖气温度。


这种智能控温技术能精准匹配需求,始终保持室内舒适。同时,居民通过自主调节温度,在费用上可以多用多付、少用少付、不用不付,降低了居民的采暖成本。

这一台小小的智能设备,彰显的是城市供暖理念的升级,供暖不再是一刀切的粗放型保障,而是转向了更精准、人性化的服务。

要实现这样的服务,背后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上一个供暖季刚结束,河北就对曾出现问题的供热区域、带病运行的热源和热力站做了全面检修,并对老旧供热管网进行了改造,提前消除供暖隐患。

一大早,包头市供热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来到郝桂琴家测量室温,查看供暖设备的运行情况。10月初,包头遭遇降温天气,气温普遍下降4℃至6℃,局部地区降幅达6℃至8℃。为应对低温,当地及时调整供暖计划,将供暖时间提前两天,于10月13日正式启动供暖。


沉寂许久的管道刚启用最容易出问题,所以这段时间,供热公司会专门走访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户。郝桂琴住的是老式居民楼,而且是边户,处在供暖管道的末端。往年家里的暖气总会出现时冷时热的问题,但今年启动供暖以来,温度却很平稳。

为解决像郝桂琴家这样的边户、角户、顶户等易出现失温快、供暖不稳定的痛点,让每一家都能温暖过冬,当地专门在这些用户家中加装了新型测温设备。设备每小时自动测量一次室内温度并上报系统,一旦发现温度有下降趋势,工作人员会及时上门查看,把保持温度稳定的工作做在前面。

今年当地全面升级了供暖系统,还新增了天气预报模块。在供暖管理系统里能随时监测到当地未来7天,每天不同时段的温度,结合这些数据,就能动态调整供暖热力值。既降低了能耗,又能精准匹配温度。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利用新技术,优化升级供暖系统,提升百姓的供暖体验。在辽宁大连,当地的智慧供热监管平台,按每0.6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装1块测温表的标准,在全市均衡设置了远传测温点,动态监管全市供暖运转情况。在黑龙江哈尔滨,通过智慧供热平台,能直接查看长达172公里的南北两条主干线、四条联络线的实时状态,实现高效巡检、防患于未然。

除了在智慧系统这类新型智能化软件建设上发力,各地也借着近年来城市更新的契机,解决供暖的老问题。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更换居民楼里的老化管线,结合居民的供热需求与城市的供热条件,重新科学排布管线。有些地方还为楼体加装新的保温层,从根本上破解老旧小区取暖难的问题。

在提前供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小问题,供暖效果可能也不会一下子达到完美,需要不断调整、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但正是需要这样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把每件民生小事办实,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温度。

节目中我们看到,各地用“提前一步”的行动、“精细一分”的管理,把温暖送到了百姓心坎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综合研判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民生用能保供稳价有坚实基础,民众温暖过冬有充分保障。供暖这件“民生小事”,一头连着百姓冷暖,一头映着民生担当。从“按时供暖”到“按需供暖”,从“粗放保障”到“智慧服务”,变化的不仅是供暖模式,更是把城市治理的精细变成了千家万户冬日里实实在在的安稳和暖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3 12:02:05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银河史记
2025-11-03 14:33:02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
2025-11-03 11:16:46
悍将骨折!开拓者无奈官宣,四人伤停,杨瀚森迎来机会,渴望逆袭

悍将骨折!开拓者无奈官宣,四人伤停,杨瀚森迎来机会,渴望逆袭

阿泰希特
2025-11-03 14:27:59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码农翻身
2025-11-03 08:58:46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27:04
谢谢翁青雅,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的最大笑话!

谢谢翁青雅,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的最大笑话!

八卦南风
2025-11-03 16:42:30
深铁再救万科220亿,暗藏的动作太多了

深铁再救万科220亿,暗藏的动作太多了

大猫财经Pro
2025-11-03 17:48:50
起底千亿杀猪盘大亨:曾投拍反诈电影,给艺人女友每月千万零花

起底千亿杀猪盘大亨:曾投拍反诈电影,给艺人女友每月千万零花

文娱春秋Plus
2025-11-03 09:26:25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未来下放只训练不比赛?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未来下放只训练不比赛?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罗说NBA
2025-11-03 08:35:00
《繁花》录音风波升级!王家卫形象跌至谷底,王传君意外成焦点

《繁花》录音风波升级!王家卫形象跌至谷底,王传君意外成焦点

TVB的四小花
2025-11-03 03:52:42
家属回应男子夜晚钓鱼被枪击:4人当场逃跑,伤者捂头走回家后倒地

家属回应男子夜晚钓鱼被枪击:4人当场逃跑,伤者捂头走回家后倒地

封面新闻
2025-11-03 18:05:02
集体大卖!比亚迪、赛力斯、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最新披露

集体大卖!比亚迪、赛力斯、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最新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17:32:04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2 23:52:05
长沙坍塌事件中,遇难女生现场救援图片曝光!男友在身旁哭到昏厥

长沙坍塌事件中,遇难女生现场救援图片曝光!男友在身旁哭到昏厥

火山诗话
2025-11-03 13:29:00
疑似张智栋前同事发文:北大高材生,成为世界闻名大毒枭

疑似张智栋前同事发文:北大高材生,成为世界闻名大毒枭

吃瓜体
2025-11-03 11:15:35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2:17:24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仕道
2025-11-03 10:11:14
退休警察举报11年前事故肇事司机存疑:78岁老人车祸重伤后离世,当年鉴定疑未勘验实车

退休警察举报11年前事故肇事司机存疑:78岁老人车祸重伤后离世,当年鉴定疑未勘验实车

红星新闻
2025-11-03 17:18:21
2025-11-04 00:20:49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1517文章数 27058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家居
房产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数码要闻

苹果邀请英国iPad用户共创“圣诞树”,获奖作品将在伦敦总部点亮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