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11月2日报道,印度政府为对抗首都新德里的严重空气污染,近日启动了一项人工增雨实验,但首轮测试几乎毫无效果,引发科学界与环保人士的猛烈批评。
所谓人工增雨,是指利用飞机向云层中喷洒碘化银或盐粒子,以促使水汽凝结并降雨,从而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新德里当局与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IIT Kanpur)合作,使用一架赛斯纳(Cessna)飞机在市区上空实施实验。然而,由于当日云层稀薄,降雨几乎没有出现。
![]()
环保行动人士巴夫林·坎达里(Bhavreen Kandhari)直言,这场“造雨秀”根本无济于事:“这完全没用!只有真正削减污染源,才能控制空气污染。”
据印媒报道,这项试验耗资约 36.4万美元。然而,每到冬季,新德里约三千万居民仍被浓雾般的烟霾包围。冷空气让农地焚烧、工厂排放和车辆尾气滞留地面层,使这座城市屡屡登上“全球最污首都”榜首。
尽管当局陆续推出限制车行、设置“吸霾塔”、出动洒水车等措施,但收效甚微。环保专家指出,人工增雨即使能带来降水,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缓解。
康奈尔大学气候科学家丹尼尔·维西奥尼(Daniele Visioni)表示,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人工增雨的效率“仍不明朗”:“如果空气中水汽不足,它根本制造不了雨,只是让水气在某处凝结,而非真正降雨。唯一有效的减污方法,就是停止燃烧化石燃料。”
面对批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JP)发言人沙契德瓦(Virendra Sachdeva)回应称,现在断言实验失败“为时尚早”:“这只是研究的一部分,首次尝试不一定会成功。”
不过,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IIT Delhi)两位大气科学家沙赫扎德·盖尼(Shahzad Gani)与克里希纳·阿丘塔拉奥(Krishna Achutarao)在《印度人报》撰文痛批,这项计划是“科学被误用与伦理被忽视的教科书案例”。
他们指出,新德里的污染根源早已明确——不受控的排放与季节性焚烧农作物。真正的解决之道是清洁能源、完善废弃物管理与严格执法,而不是砸钱做表面工程:“部分科学家与机构在为一场昂贵的‘造雨作秀’背书,却对污染源头视而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