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杨浦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中小学田径比赛在杨浦体育场圆满落幕。这场由区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主办的赛事,汇聚全区55 所小学、41 所初中和 15 所高中的 1200 余名运动员,规模再创新高。杨浦区通过这一品牌赛事,让青少年在竞技中锤炼意志、在协作中成长,生动诠释了 “健康第一、全面发展” 的育人理念。
赛场竞技:青春风采与拼搏精神相映
小学组赛场上,小运动员们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注与执着:30 米、60 米赛道上他们如离弦之箭,百米跑后半程即便疲惫仍咬牙坚持,4×100 米接力赛的交棒默契与场外呐喊交织成最美的团队乐章。田赛中,孩子们规范完成实心球投掷动作,立定跳远后急切回望成绩的模样格外动人,赛场边教练的俯身指导与击掌鼓励,彰显 “经验重于结果” 的育人初心。
![]()
![]()
次日的初高中组比赛竞技氛围更为浓厚。跳高选手助跑、起跳、过杆一气呵成,跳远运动员腾空划出优美弧线,铅球场上每一次奋力投掷都凝聚着力量与技巧。径赛中,短跑的速度激情与中长跑的耐力比拼交替上演,选手们即便面色通红、步伐沉重,仍坚持冲过终点,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今年小学组男子 60 米项目水平亮眼,基层训练的扎实成效正在显现。” 总裁判长林文表示,如今赛事规模已接近市级总决赛水平,且实现全区中小学全覆盖。
体教融合:多方联动筑牢成长沃土
赛事的顺利举办,离不开教育与体育部门的深度协同。作为区少体校资深教练与杨浦区田径协会秘书长,林文见证了体教融合的深化历程:“此次比赛现场裁判全由教育局选派的体育老师担任,他们既有裁判资质又懂学生管理,控场效果极佳。”
![]()
这种融合更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链条中。林文介绍,如今选材已下沉至一二年级,赛事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选材窗口,既能发掘田径好苗子,也能为其他项目储备人才,不少运动员通过跨项选拔实现发展。从早年“7 个教练带 5 个运动员” 到如今 “一个教练带二三十人”,参与体育训练的学生数量大幅增长,这背后是家长理念的转变与学校支持的共同努力。“体育训练能提升孩子的独立能力与社交能力,单招升学也为他们开辟了新路径。” 林文说道。
育人初心:赛事落幕成长不设终点
颁奖仪式上,获奖选手接过荣誉证书,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喜悦感染着全场。掌声不仅送给优胜者,更致敬每一位参与者—— 他们在赛场上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是规则意识、团队精神与拼搏品格。作为杨浦区 “课堂、训练、竞赛” 三位一体体育促进体系的重要载体,阳光体育大联赛已成为区域素质教育的鲜活实践。
![]()
对于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带队前来比赛的体育老师丁铎而言,赛事是学生成长的宝贵契机。“学校通过校内运动会选拔选手,带他们来见世面,对于他们而言,比输赢更重要。” 首次带队参赛的她发现,原本在校内表现突出的孩子面对千人规模会紧张,而这种心理素质的锻炼正是区级赛事的独特价值。
一场“欢迎家长们全程观赛”的热闹赛事,吸引了众多家长前来加油助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也为赛事增色,与师生共同营造了温馨有序的赛场氛围。
开鲁新村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王诚全人小志气大,他的偶像是博尔特,这次参加的是60米短跑的比赛。妈妈全程陪同,并且为他记录下他和同伴奋勇争先的撞线时刻。“我们目前在区少体校训练,每周要练三天。虽然学习也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王诚全妈妈说,“每个周末,都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刻,孩子的训练比赛很多,我们都陪伴着他,只要他热爱,我们永远无条件支持他。”她说,这样全区的比赛,让孩子看到了更多优秀的同龄人,“区域比赛可能会受挫折,可能会经历失败,但这都是他成长路上的一部分,这就是体育的教育意义。”
原标题:《不止成绩,更有成长!看阳光体育大联赛田径场上的追风少年们》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龚洁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