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四五”答卷·双城篇丨共绘双城记新图景 从“两头跑”到“一地办”

0
分享至

开栏语:

你是否感觉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多了,推窗就能见绿?是否发现昔日的“黑臭河”清了,又见飞鸟翩跹?你是否感觉外卖包装上的食安封签越来越常见?可能也发现交通网越织越密,到渝东南渝东北越来越便捷……

“十四五”即将完美收官,“十五五”新征程将开启。这5年,重庆发生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变化,点滴的“小确幸”汇成高质量发展的“大拼图”。

上游新闻推出《“十四五”答卷》系列报道,记者走进山城的大街小巷和山野田间,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身边的鲜活变化,盘点5年来写在巴渝大地、暖在百姓心间的精彩答卷。

第七期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看川渝如何携手共谋“双城记”、共画“同心圆”。


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15年落户川渝高竹新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过去,办税可不容易——得在四川邻水、重庆渝北两地来回跑,遇到材料不齐时,还得反复折腾。


在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来自重庆市渝北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辅导市民办理跨省税费事项。

变化,从2021年开始。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后,川渝两地涉税业务实现了“一厅通办”“线上办理”。原来需要跑半天甚至一天的事,现在10分钟就能搞定。企业还能精准享受两地推送的税费优惠政策,发展底气更足。

“十四五”这五年,是见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启动到深化发展的五年。迅华公司办税体验的跨越式提升,正是川渝两地相关部门打破行政壁垒、携手推进服务一体化的生动缩影。“双城效率”用便利与温度,书写着“便民惠企”的时代答卷。

双城“政策精准达”激发企业活力

“生产成本低、行政效率高,这是新区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高竹新区税务征管服务中心大厅,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玮对这里的“双城速度”大加赞赏。

这家2015年落户新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营汽车内饰塑料件开发、制作与组装供货,如今生产规模已超40万套,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其中85%以上的产品都销往重庆,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产业链条。

谈及在新区的发展感受,王玮最直观的体会是“税费服务越来越便捷,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他回忆,企业刚成立时办理税收业务,得在邻水、渝北两地间来回跑;后来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入驻,实现了税费业务“一厅通办”;如今新大厅建成“线上辅助+后台兜底”的智慧服务体系,“从‘跑两地’到‘跑一厅’再到‘线上办’,每一次升级都让企业“少跑腿、更省心。”

这种不断优化的服务,不仅让企业感受到了新区的“气象”,更体会到了双城协作的“速度”。王玮说:“这股劲儿也激励着我们企业敢拼敢闯。”2021年以来,在两地税务部门“政策找人”机制的支持下,企业累计享受西部大开发、小微企业发展等各类税费优惠超150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我们扩大生产、提质升级注入了强心剂。”王玮对此感到十分振奋。

“进一家门,办两地事”10分钟搞定

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作为全国首例跨省域(重庆、四川)实体化运行的共建改革试点项目,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的一项重点改革事项。该服务中心于2021年10月挂牌成立,集成“一块牌子、一个大厅、一个团队”,让两地纳税人缴费人“进一家门,办两地事”。

2024年6月,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迁至新址后,进行了“去柜台化”改造。走进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全面取消了前台窗口,探索推行“一般业务线上辅助办理、复杂业务后台兜底办理”的服务模式,实现了智慧化办税。进厅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缴费人可以通过智慧仓得到两地征纳互动营运中心团队的在线支持,资料扫描上传后线上全域流转,实现“高竹一点,办川渝全域”。

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承担辖区内2500余户纳税人、10.7万缴费人的税费服务,成立以来,已累计向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上线下办税服务超30万笔,资料报送减少95%;平均办税时长从两地跑的3小时,压缩为一厅通办10分钟。

经过五年深耕,两地税务部门已累计统一川渝两地税费政策执行口径9项,川渝毗邻地区政策执行口径更是达到80项。从纳税申报流程到税收处罚标准,曾经可能让企业“犯迷糊”的差异点,如今都有了“一把尺子”的明确答案。政策的协同效应,正实实在在惠及万千市场主体。

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跨省贸易金额同比增长4.8%,其中川渝两地贸易金额同比增长5.9%。重庆对四川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5%,从四川的采购额同比增长5.2%,越来越多川渝企业在统一的政策环境下顺畅做买卖,跨省合作的“路”更顺了,做生意的“心”更定了。

“虚拟综窗”快速通办 成渝跨省办事更高效

“原以为办理该事项需两地来回跑,没想到扫一下码就办成了!”正在成都高新区政务大厅咨询办理异地医保的重庆市民陶女士兴奋地说道。因工作变动她从重庆高新区的总公司调到成都高新区分公司,然而医保关系却一直在重庆。听说两地医保可以互认,她赶紧带着相关材料来到成都高新区政务大厅。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正在咨询办理跨省社保业务。

窗口工作人员通过“虚拟综窗”,对陶女士的相关材料进行扫描并远程传送到重庆高新区,对方审核后将结果通过系统立即反馈。现场还可以通过屏幕看到重庆高新区方面的系统操作,随时进行三方沟通,大大地节省了时间,非常方便!

据了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两地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上不断发力。探索打造新一批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场景应用试点。截至今年7月,两地已构建营业执照“异地互发”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居民身份证换领、公积金互认互贷等355项高频服务实现“川渝通办”,更多协同事项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渝昆高铁缩短重庆至川南时空距离

李鸿,一名来自四川宜宾的大学生,目前就读于位于重庆永川的重庆智能工程学院。回想起刚上大学时,从家到校需乘坐约3个小时大巴车的经历,他感慨万千:“现在,我只需一个半小时的高铁就能直达学校对面的永川南站,真是太方便了!”2024年9月29日,渝昆高铁渝宜段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高铁线路不仅结束了渝西川南之间无铁路直达的历史,更将重庆至泸州、宜宾的高铁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到了26分钟和48分钟。


永川南站

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昆高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永川南站,作为成渝高铁和渝昆高铁的重要节点,自渝昆高铁渝宜段开通以来,便以其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成为了连接永川与成都、重庆中心城区以及川南地区的重要枢纽。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川渝人以及在两地都有业务布局的企业,都从新线路的开通中受益。渝昆高铁全长699公里,起于重庆西站,止于昆明南站。其中,渝宜段长192公里,它的开通不仅意味着永川将一举成为重庆除中心城区之外的首个拥有时速350公里“双高铁”通道的区县,更将加快推动永川融入全国高铁网。

GDP总量9.68万亿与民生福祉的双向奔赴

今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之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民生同频共振,交出亮眼答卷——GDP五年连跨三级,2024年达9.68万亿元,今年有望冲刺10万亿,占西部超30%的经济增量,与百姓的美好生活需求双向呼应、同步兑现。


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万亿增长的每一步,都踩实民生“安心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超900家企业,80%本地配套率让“川渝造”惠及寻常家庭,更串联起上下游海量就业岗位;代谢性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研创国际水平诊疗技术,大幅降低糖尿病截肢率,让优质医疗资源扎根群众身边。

万亿增长的每一程,都点亮生活“幸福感”。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发展,2024年成渝两地金融业增加值超4500亿元、占GDP比重达8.2%。成渝金融法院办结超3万件金融案件,结案标的超550亿元,为百姓“钱袋子”筑牢安全屏障;“资足常乐”等文旅品牌走红,年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让巴蜀韵味填满每一段休闲时光。


成渝金融法院。

未来,川渝两省市将共同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双城经济将继续以增长动能托举民生期待,让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更有质感。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资料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7440文章数 5842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