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继先前抛出“没有台湾光复节”引发巨大抗议声浪后,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近日再抛出“中华文化只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的说法,试图鼓吹“文化台独”。岛内民调则用数据表达了真实民意。
据台湾《中国时报》11月2日报道,国民党11月1日召开全代会,党主席郑丽文正式上任。徐国勇当天称,郑丽文主张要把防务预算删掉或者减少,“国民党说要保护台湾,又把国防预算删掉,怎么保护?”话锋一转,徐国勇又声称,台湾对各方文化都要借鉴,“所以台湾有日本的文化、有荷兰的文化、有西班牙的文化、有英国的文化,也有美国的文化,中华文化也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他鼓吹“台湾就是台湾,台湾跟中国互不隶属”。
在相关新闻下,岛内网民纷纷留言嘲讽称,“大小集合搞不清了”“数典忘祖之辈”。有评论认为他故意混淆概念,称被日本殖民统治时台湾人是“二等奴隶”,不能称之为吸收了“日本文化”。更有评论提出,“文化是传统、是传承、是融合”,台湾文化的根就是中华文化,徐国勇的说法是故意搞“文化台独”。
徐国勇的这番论调和近段时间以来的岛内民调结果南辕北辙。今年早些时候,针对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发言人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声称《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都没有决定台湾的最终政治地位,“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的民调显示,76.4%的受访者不认同上述说法。针对“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应不应该接受这种说法”的调查显示,58%认为不应该接受。
10月底,“美丽岛电子报”另一份民调显示,对于如何维护台湾安全、防止战争爆发,58.3%的受访者支持“恢复两岸谈判与放宽民间交流”,仅28.2%赞成增加军购预算强化防务。此次调查与2021年4月的调查相比,“不同意两岸战争”的比例从54.2%上升至60%,显示更多岛内民众倾向相信两岸仍可维持和平发展。分析认为,这反映出台湾社会整体“畏战情绪”升高,而且多数台湾民众已不认为多买武器能保障安全,普遍对美国是否会出兵援台抱怀疑与保留态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丽岛电子报”最近的民调显示,岛内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比例上升到72.8%。台媒分析认为,这一数据背后,不仅反映了台湾社会的认同转变,更揭示了两岸统一的新希望。近年来,不只是大陆的影视剧,游戏、网文、民俗等大陆优秀文化产品和活动接连破圈跨海,在台湾社会不断点燃火花,掀起旋风。有台湾青年表示,基本上大陆流行什么,很快就会火到台湾。台湾律师陈钧宇说,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等大陆民俗活动在岛内社交平台上的热度很高。他在社交平台上关注了潮汕英歌舞,“他们的衣着和妆容非常有特色,舞姿刚柔并济、热情奔放,我一直很想去当地看一看”。
而在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中,不少支持者在选举造势场合高举“我是中国人”的标语。香港《大公报》评论称,这不仅是一场政治宣示,更是台湾社会认同深刻转变的明确信号。从文化角度看,这呼应了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需求,显示尽管过去数十年间,“台独”势力竭力推动“去中国化”,但文化的根脉从未被切断。从语言、宗教、节庆习俗到伦理价值观,台湾社会依然保持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这些文化要素构成了台湾同胞中国人认同的坚实基础。
岛内自由媒体人许陈品表示,从大陆文化产品不断火到台湾就可看出,同根同源、共鸣共通的中华文化能够跨越一切障碍,凝聚两岸同胞的情感。大陆优秀的影视作品、游戏等,能迅速引起台湾民众的共鸣与代入感,这也证明了民进党当局所谓的“去中国化”根本行不通,因为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本就浸润在中华文化中,文化的柔软力量可以融化坚冰。岛内学者何溢诚表示,由于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所以大陆优质的影视节目以及文创产品,很容易与台湾民众产生共鸣,唤起深刻的代入感,何况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两岸民众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一段属于彼此的共同历史记忆。
有媒体分析认为,文化认同的强化,为政治认同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台湾同胞在文化层面坚定地认同中华文化,他们在政治层面接受“中国人”身份也就成为更加自然的过程,从而为两岸统一创造更加稳固的社会心理基础。(程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