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茅台又上热搜了,不是因为出了新酒,而是董事长又换了。2025年10月27日,贵州茅台公告确认张德芹因工作调整辞职,从贵州省能源局过来的陈华接棒——这是2018年以来茅台的第五任董事长,七年换五人,频率创下历史新高。更关键的是,此时茅台正站在业绩拐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增速双双跌破10%,全年9%的增长目标下,下半年需完成近千亿营收。能源背景的新帅遇上酒业调整期,这场跨界掌舵能稳住茅台这艘巨轮吗?
![]()
![]()
图源:贵州茅台公告
七年五任董事长更迭:“内部派”仅任1年半,“空降”背后是国资治理逻辑
10月27日,茅台集团党委(扩大)会议上,陈华已以党委书记身份主持会议,这标志着人事调整正式落地。新帅陈华此前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而卸任的张德芹,这位扎根茅台近30年的“内部老兵”,任期仅1年半便匆匆离场。
![]()
图源:贵州茅台官网
梳理七年人事脉络会发现,换帅并非偶然,而是承载着不同阶段的国资治理目标。2018年李保芳空降,是为清理袁仁国时代的经销商乱象,他大刀阔斧削减近千家违规经销商,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完成“反腐整肃”使命;2021年丁雄军从能源局调任,带着数字化改革任务,推出“i茅台”平台打破传统销售模式;2024年张德芹上任,则聚焦“渠道维稳”,在行业调整期修复厂商关系。如今陈华接棒,恰逢国企改革深化与行业深度调整叠加期,其核心任务已从“改革冲锋”转向“稳健守盘”。
值得注意的是,五任董事长中4位是“跨界空降”,且丁雄军与陈华均出自贵州省能源局,这一规律折射出任职资质的转变:比起酒业专业背景,统筹大型国企的治理能力、应对复杂环境的风险管控能力,成为更核心的考量。不过陈华并非完全“门外汉”——他曾担任茅台集团推荐的贵州银行非执行董事,深度参与过金融与茅台的协同运作,对其资本逻辑与治理框架早有涉猎。
营收净利双创新高却遇增长瓶颈:9%增速下藏着渠道“跷跷板”危机
人事变动的背后,是茅台难以掩饰的增长压力。2025年上半年,茅台营收910.94亿元、净利454.03亿元均创同期新高,但9.16%和8.89%的增速,分别是2015年、2021年以来首次落入个位数。更棘手的是全年目标:要实现1898.17亿元营收,下半年需完成987.23亿元,相当于每天要卖5.4亿元,压力可想而知。
增速放缓的核心矛盾,藏在渠道数据的“冰火两重天”里。上半年直销渠道同比增长18.63%,贡献了主要增长动能;但批发代理渠道增速仅2.83%,代表经销商预付款意愿的合同负债更是同比下滑44.89%,从100亿跌至55亿元。张德芹任期内虽新增137家经销商、喊出“经销商是家人”的口号,但直营扩张与传统渠道的利益冲突仍未化解,部分经销商甚至出现库存积压、价格倒挂的情况。
行业大环境的挤压更雪上加霜。2024年以来,近千家规上酒企亏损面超三分之一,800-1500元价格带承压严重,曾经溢价数千元的生肖茅台,如今双瓶装仅溢价百元,“黄牛”群体近乎消失。茅台党委副书记王莉提出的“三期叠加”愈发明显:经济调整削弱消费需求,行业“熵减期”倒逼渠道改革,而茅台酒饮用与收藏属性的失衡,更让供需调节难度倍增。
新帅陈华接棒:能源大佬的破局牌——从“控风险”到“挖潜力”
面对“渠道矛盾+业绩压力+行业调整”三重挑战,能源背景的陈华并非毫无准备。他在能源国企深耕三十年,从煤矿基层做到省能源局局长,最擅长大型组织的精细化管理与风险管控——这恰恰契合茅台当前“稳字当头”的需求。在首次党委会议上,他就强调要“维护渠道生态韧性”“提升抗风险能力”,信号十分明确。
短期来看,平衡直营与经销的“跷跷板”是头号任务。陈华可能会延续张德芹的渠道维稳思路,但大概率会加入能源行业的“精细化管控”经验:比如参考煤矿产能调度逻辑,动态调整飞天茅台的直营与经销投放比例;借鉴能源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经销商库存实时监控体系,避免压货乱象。这既能稳住经销商信心,又能保障直销渠道的利润提升空间。
长期则需在“降速”中挖掘新增长极。机构预测显示,茅台2025年净利润有望突破990亿元,关键在于三点:直销占比冲50%(利润率比批发高20%)、非标酒与系列酒放量(茅台1935目标200亿营收)、基酒产能提升至5.6万吨。陈华的跨界优势可能在此发挥:他在能源领域的资源整合经验,或许能推动茅台与地方产业协同,比如将酒旅融合与能源小镇建设结合;而其政府任职经历,更能为茅台争取政策支持,助力数字化转型与文创酒开发。
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白酒行业的“慢变量”与能源行业的“强周期”逻辑截然不同,比如基酒酿造需要五年周期,无法像煤炭生产那样快速调节。陈华能否快速掌握“量价平衡”的艺术——既通过控量稳住价格,又通过提价(若飞天出厂价涨至1260元,净利润可增80亿)完成业绩目标,将是最大考验。
(提醒:内容来自:贵州茅台公告、澎湃新闻、贵州茅台官网、财联社、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尾声:
“ 从李保芳的“刮骨疗毒”到陈华的“稳健守盘”,七年五换帅的茅台,本质上是在周期浪潮中寻找“增长与安全”的平衡点。如今9%的增速既是压力,也是转型契机——它让茅台有机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陈华的能源思维能否适配酒业逻辑?下半年近千亿营收目标能否完成?这些答案不仅关乎茅台的股价走势,更决定着中国白酒行业的转型方向。市场在观望,时间会给出答案。”
关注「财鲸眼」,做复杂市场的清醒者!
声明:关于内容准确性的补充说明
内容核实承诺:「财鲸眼」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内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滞后、数据来源差异或理解偏差导致内容存在瑕疵。
读者反馈通道:若您发现文章中存在数据错误、事实性偏差或逻辑争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及时调整:
1、邮箱:caijingyan66@163.com 邮件中注明修改内容。
2、后台留言:请在文章底部点击“发私信”并提供具体指正内容。
3、加急联系!请加微信:caijingyan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