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 年当郭宗汾得知自己母亲病危的消息时距离当初母亲病重已经过了整整三个月,当他询问为何自己迟迟回不到消息时,属下才敢将阎锡山吩咐的不要将消息告诉郭宗汾。自己曾经跟随阎锡山出生入死,在他麾下尽心尽力,然而阎锡山却为了自己一己之私,硬生生将自己母亲病危的消息压了三个月。如此之下,郭宗汾岂能不心寒?
![]()
年少万兜鍪
郭宗汾是保定军校出身的,他在27岁时候已经成为了少将,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归于阎锡山麾下。他费尽心力为阎锡山编纂《山西兵要地志》,在阎锡山初期的将士团体中,郭宗汾算得上是能文能武的全才。
实际上在很早的时候,郭宗汾就和阎锡山的思想认识就不对付。纪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山西地区的忻口会战前夕工作,郭宗汾就曾经给八路军120师秘密输送过军械,面对属下的不理解,郭宗汾曾经就说道:“救国岂分畛域?”
![]()
更为可贵的是,郭宗汾虽然思想开阔眼界长远,但他却对于蒋介石的拉拢无动于衷。蒋介石对于阎锡山身边这位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领,也曾经派人送过大量的珠宝古玩进行拉拢。而这些送来的财物都被郭宗汾送到了阎锡山手中,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
也就是郭宗汾这种坦荡无私的作风,让他明明不是山西人,却能够成为阎锡山的最信任的几位将领之一,这在晋系将领内部是极为难得的。
有时钟无艳
然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阎锡山终于暴露本性,开始对这位非山西本地的将领排挤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密谋内战的想法再也抑制不住,同时他频繁向阎锡山处发送密接密谋发动内战,然而作为阎锡山手下的大将郭宗汾对于这种选择却非常担忧。
![]()
郭宗汾作为阎锡山麾下能文能武的大将,他已经非常敏锐的发觉到蒋介石此次的选择必将成为我毁灭的开端。他实在不忍心看到自己奋斗十几年的信息落得陪葬地步。而郭宗汾的想法却和阎锡山恰恰相反,甚至为了避免郭宗汾影响自己的战略安排,阎锡山以整肃军纪为由,削去了郭宗汾手中掌握的军权。
![]()
后来,郭宗汾虽然成为了兵团司令,但手中并没有什么兵将可用。在1948年,阎锡山对于郭宗汾的猜忌达到了巅峰,为了让郭宗汾安心在前线替自己卖命,他甚至刻意隐藏了郭宗汾的母亲病重之际想要见儿子一面的消息。当郭宗汾从自己的侄子处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已经过去3个月之久了。
路在脚下
阎锡山的行为彻底让郭宗汾终于死了心,他也彻底认清了阎锡山这种虚伪面目下的狰狞,他想到自己十几年为阎锡山卖命的过去,真是一场笑话。于是他找了个借口,从山西乘坐飞机去往北平,去投奔了曾经的晋系同僚傅作义。
![]()
当年同作为晋系将领的傅作义对于郭宗汾的本事还是相当明白的,于是郭宗汾也在傅作义手下为他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作战方案。他向傅作义提出的“平汉线突击方案”被傅作义采纳后却因兵力分散遭解放军分割围歼。
然而,在历史潮流下,郭宗汾很快就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阎锡山还是傅作义,都不可能历史发展的大势。于是,尽管此时傅作义作为华北剿总司令,郭宗汾还是积极向他建议关键时候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
1949年1月天津解放的炮声震醒了华北“剿总”最后的幻想。此时已经焦头烂额的傅作义召集将领商讨和战大计时,郭宗汾一面在会议上为了掩护身份建议“加固城防”,一转身却秘密调整防区将蒋介石嫡系部队调离关键防区。
![]()
在郭宗汾等人的多方努力之下,傅作义最终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在北平联合办事处成立当天晚上,郭宗汾对着二十六万国军花名册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提笔给太原老阎写下劝降信:“望钧座效仿古都义举,莫使三晋黎庶再遭兵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