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十四日,民间传说是青女降霜之日,也称之为“青女诞”。青女也叫青霄玉女,是专门掌管霜雪之神,手扶一把七弦琴,琴音过处,遍地霜雪,一片洁白,故称“吴洁”,是月中吴刚之妹。民间有句俗话说:“青女霜降前,必定是灾年”。农历九月十四也是圣妈祖生日,圣祖妈即妈祖,原名林默,对仙游、云峰两地村民意义十分重大。今天农历九月十四日,记住“吃二样,做一事”习俗,幸福安康过九月!
![]()
一、吃二样
农历九月十四日是个特殊日子,既是青女诞(掌管霜雪的女神诞辰),也是圣妈祖生日(海神林默诞辰),这天的传统食物既体现了时令养生智慧,又融合了民间信仰特色。
1、吃山药排骨汤
"九月十四喝碗山药汤,整个冬天少着凉",这是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山药排骨汤作为传统的家常菜。已经广泛流传,各路的食神都有一套私家秘方,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方法,炖出来的汤品各有千秋,味道都是极其鲜美的。山药具有益志安神、延年益寿、滋肾益精等功效;排骨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山药排骨汤是以山药和排骨为主要食材的家常汤品,口味咸鲜,可补肾养血,增强免疫力,营养价值丰富。
![]()
食材:山药、排骨、香醋、胡椒粉、枸杞、鸡精、盐、葱花、生姜、料酒
![]()
做法:1、准备猪排骨500克,山药300克。2、将排骨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块,锅中置水烧开,把排骨放入沸水中焯烫去浮沫,捞起洗净沥干水分。3、戴上手套削去山药皮;如果直接用手拿着山药,山药的黏汁粘到皮肤上引起红肿发痒。切成同排骨大小均等的块。山药去皮切块后特别容易发黑,抹上少许盐可以避免。放入沸水中焯水捞起。山药焯水可以去除外表滑腻的黏汁,这样煮出的汤比较清。排骨入滚水中氽烫,去浮沫洗净。4、焯水洗净的排骨放进炖锅里,往炖锅中放进一个生姜,先将排骨炖至5成熟,放进洗净切块的山药,并注满纯净水到炖盅里,按下煲汤键炖2小时,加进1勺料酒。5、往排骨里加入几滴白醋,可以促使排骨中的钙质释放出来后,溶入到汤汁中里,使山药排骨汤味道更加鲜美。6、炖好的山药排骨汤盛入汤碗里,撒进枸杞,汇进切好的葱花,放进1勺盐,1勺鸡精,加进1勺胡椒粉。7、咸鲜可口的山药排骨汤盛入碗中即可。此汤属于少油版,山药焯水后炖出的汤品很清爽,喝起来一点都不油腻。伴着小葱的清香极为可口。
![]()
2、吃妈祖面
农历九月十四日是妈祖生日,"妈祖面" 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物,尤其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等妈祖信仰发源地。妈祖寿面又称长寿面,是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也是莆田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菜肴,走亲访友,结婚生子,老人做寿,生日宴会都会做这种长寿面。随着妈祖文化的不断传播,沿海人民把妈祖面象征“平安祥和”。
![]()
食材:手工线面(长不少于九尺)、海蛎、蛏、红菇、黄花菜、花生仁、香菇、鸡蛋、五花肉、紫菜等
![]()
做法:1、首先把新炸的花生油放进热锅中,用文火先把花生仁慢慢炸至色泽红润,脆熟后捞出,直接附上盐巴精末于其上。2、在热锅中放上花生油,将淘净的干紫菜扯成丝状后,并排置于油锅中烤去水分,直至清脆后铲出置放一边备用。3、将五花肉放进锅中煎熟备用,然后将去壳后的整个鸡或鸭蛋汁放于锅底,加以文火烧之,用锅铲往四周拨其蛋黄,形成圆形的蛋黄饼,待熟出锅后,用刀切成条块放于一边备用。4、完成以上几道工序后,妈祖寿面的制作便进入煎汤和面的最后过程,在煎汤的制作中,先将香菇、黄花菜、油炸豆腐条等混合于汤中烧开,辅上青菜、蒜、葱、精盐、味精、酱油等调味适中后勺出,即成汤(汤汁浓一点比较好)
![]()
二、做一事:晨起赏霜
民间流传已久的谚语:"九月十四看霜白,来年丰收有指望"。清晨早起,观赏户外草木上的霜花,感受青女 "琴音过处,遍地霜雪" 的神奇意境。寓意着通过观察初霜情况,预判来年收成。民间认为 "青女降霜匀,来年五谷丰",洁白的霜象征着消除污秽、净化天地。
![]()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