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女人在厨房里算账的账本,能比银行金库还重要?
![]()
盛雪竹没上过一天财会课,她学记账是在王潇病床边,用铅笔在旧日历背面画的。
![]()
没人教她增值税怎么算,她就拿俞乐山带回的外贸合同,一个字一个字抠,算到凌晨三点,油灯把她的影子印在墙上,像一株倔强的野草。
俞乐山出狱那天没带西装,穿的是补了三次的旧棉袄。
可三个月后,他在广交会上把一批羽绒服卖到了澳门,客户问货哪来的,他笑:“东北农村,炕边上织的。
”这话听着土,可那会儿谁管你产地,只要你货真,外汇就往兜里流。
没人记得曲芳菲是怎么死的,连她女儿暖暖都只记得妈妈总在深夜哭。
可现在暖暖翻了整整一箱旧信,发现母亲生前最后一封没寄出的信,字迹发黄,写着“乔正君拿走了厂里的批文,我不能让他们害了乐山”。
原来不是意外,是有人早就在等她闭嘴。
刘天瑶的离婚协议签得比谁都快,可她没搬走,天天往乔正君办公室送热茶,笑着说“老伴儿别太累”。
没人知道她手机里存了七百多条录音,都是乔正君在包厢里吹牛:“当年那批股票证,我多拿了三百张,当废纸烧了。
”她等的就是这句话,一句,就够了。
盛百灵在深圳的办公室楼下是一排发廊,她每天路过都多看两眼。
她记得那年乔家烧她衣服,说“女人就该在家带孩子”。
可现在她西装口袋里揣着港商给的名片,背面写着:“你比他们懂人。
84年那会儿,没人信个体户能撑过冬天。
可俞乐山的仓库里,第一批股票认购证摆在老式缝纫机旁边,和盛雪竹的账本摞在一起。
有人笑他们土,说这俩人活在80年代,脑子还停在计划经济。
可他们不知道,真正改变中国的,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是那些在旧日历背面算账的女人,在冷库冻得发抖却坚持发货的男人,在深圳发廊楼底下,偷偷把港商给的港币卷成小卷塞进鞋垫的人。
时代碾过去的时候,从不问你准备好了没。
它只是推着你走,有人倒下,有人弯腰,有人蹲着把碎纸片捡起来,拼成一张通往明天的船票。
暖暖在图书馆翻到一张1985年的报纸,头条是《价格双轨制试点成功》,配图是市场里一个老太太正往塑料袋里装鸡蛋。
她突然明白,妈妈那句“活一天算一天”,原来不是认命,是攒着一口气——等有一天,她的女儿,能堂堂正正站在阳光下,问一句: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