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4月的一天早晨,冼恒汉抬头看着阴蒙蒙的西山低声问警卫:‘小王,上面的电报到了吗?’” 这句看似平常的问话,其实标志着一段漫长军政生涯的收尾。从此,他告别指挥席,转而走进半隐半显的晚年。
冼恒汉1908年生于广东五华,13岁挑担卖菜贴补家用;20岁投身革命,扛枪上井冈,转战赣南闽西。长征时,他负责后勤,从雪山草地一路护送辎重,部队内部管他叫“有办法的政委”。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始终做政治工作,左手文件,右手枪杆。1955年授衔时,中央考虑西北地广人稀、民情复杂,决定把这位善打政治仗的干部调去撑起兰州军区,他也因此在大西北一扎就是27年。
![]()
兰州军区政委的担子并不好挑。1950年代末,部队还在野营拉练,后方却要修铁路、修水渠。政工口活多、细软、烦,换个脾气急的指挥员早就炸锅。冼恒汉没急,他习惯先摸脉、再下药。一次训练间隙,他硬是把战士们的意见整理成七八本笔记,逐条上报,两个月后,军区司令部出台的勤务条例里有四分之一来自那堆意见。有人感叹:“冼政委的笔,比喇叭还响。”
时间切到1966年。大规模运动风雨欲来,冼恒汉正在酒泉农村蹲点社教。10月回兰州时,火车站已经贴满大字报,省里几位主要负责人“避风”进了军区礼堂。外界只当他经验老到,可他本人其实摸不透方向。军区机关还是照常升旗、点名、晚点验,可楼道里口号声、批判声此起彼伏,他不得不跟着布置“学习文件”。不久,冲击来了,张达志挨批斗后轮到他,“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顶帽子压得他两个多月没睡囫囵觉。
1967年2月,中央要求大军区停止“四大”并准备“支左”。那是翻身的机会,他抓住了。西北四省区摊子大、人心乱,他挑的头号难题是甘肃。要组建省革委会,必须先让数个炮火味十足的群众组织“大联合”。光为了一个名单,他往返兰州、银川、北京十多次。有人急得拍桌子,他却笑说:“没火候的茶叶泡不出味儿。”一年后,革委会正式挂牌,他兼任主任与第一书记,一干就是十年。
![]()
甘肃的第一难,是水。黄土高原靠天吃饭,遇上春季大风沙,种子埋土里都未必发芽。冼恒汉向国家计委连递三份报告,争到每年三千万专项,用于打机井、修坑塘。六年间,六万多眼机井让八十多万亩旱地喝上“定心丸”。粮食产量1969年在50亿斤徘徊,1975年破百亿斤,省里统计口径冷冰冰,却挡不住农民偷偷炖肉的笑声。那时流行一句口号:“打井就是打粮票,修渠就是修日子。”不少社员说:以前逃荒走关中,如今腿脚懒得动。
冼恒汉主政甘肃十年,做过冒进的决策也说过空话。他自己在省革委扩大会上承认:“我犯过主观主义,盖过大帽子,挨批不冤。”当时风声鹤唳,“多干多错”成了无奈的口头禅。可在普通干部眼里,他依旧是那个能深夜披棉衣下田埂看苗情的老政委。人们记得他批示修建连霍公路甘肃段时说的那句重话:“要过黄河,先过心里的坎。”
问题最终出在兰州铁路局。铁路局归铁道部管,驻地又在甘肃,双方谁都想“指两头”。1976年底,铁路工人罢工苗头不断,冼恒汉按惯例召集地委书记和铁路局领导谈话,中央某位负责同志却认为“地方干预部属企业”。一来二去,矛盾上收。1977年春,他被叫到北京西山,谈话结束当天就收到“免去甘肃省革委会主任职务”的通知,随后调回中央军委“另行分配”。多年运筹帷幄的将领,一夜之间成了大院里的“候补员”。
![]()
从热闹骤然跌入清冷,那种落差旁人难以体会。他住在三里河干休所,桌上文件少得可怜。习惯了每日批阅电报的手忽然空下来,他只能翻报纸、看天气预报。子女纳闷,他淡淡一句:“想知道甘肃今天下没下雨。”其实,他早已无权过问甘肃事务,只是挂念那片干旱土地罢了。
有意思的是,免职后的冼恒汉并未完全沉默。军委在整理西北军史资料,他主动写了不少回忆,尤其强调水利建设对稳定边疆的重要性。编辑人员看完感慨:“这更像一份省情报告。”或许,离开岗位不等于切断责任,他的思维依旧停留在“统一领导、绝不脱管”的岁月。
1984年,冼恒汉在北京病逝。消息传到兰州,甘肃省一些老职工自发写信悼念,其中一句话颇打动人:“那年打井,冼主任蹲在井口边掏泥巴,他问大家水甜不甜;如今井水仍在流,人却不在。”
![]()
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冼恒汉的时代早已翻页。但那段时间里,西北土地上的每一道机井、每一条支渠,都记录着一位老政委的脚印与执拗。风沙还在,河流还是那几条,可走过的人已难再回来。历史评价或许会有分歧,然而在最缺水、最混乱的时候,他曾顶风站在阵前,这一点很难被抹去。
今天谈起冼恒汉,有人说他过于坚持原则,也有人说他不懂变通。两种声音都存在,也都算数。评价一个在军中领兵22年、在地方坐镇10年的干部,光靠成败论短长显得单薄。他的强硬、他的短板,都与那个剧烈动荡的年代相互缠绕。重要的是,干旱的黄土高原终于有了稳定的粮仓,这一点,与他不能完全分开。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