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刷到这段话的我,心脏直接空了一拍。
![]()
没名字,没头像,就一行字,“我爱你,这辈子没做成夫妻,但下辈子我一定要在户口本上写你的名字。
![]()
我截图发到闺蜜群里,她们全在回“刀死我了”。
可真正让我破防的不是这句情话,是我把这段话转发给微信置顶的那个人,才发现我早就把他删了。
我33,独居,分手已经整三年。
白天我是广告公司的策划,夜里我把自己关在屋里听那类深夜情感电台。
别笑,用户大数据说得真准——35到50岁的女人守着耳朵谈恋爱,夜里收听量是白天的三倍,我直接认领。
主播的声音沙沙的,像有人在耳边替我说那句我不敢发的“我想你”。
我试过在对话框里打满一屏字:今天路过南京西路的咖啡店,你最爱喝的澳白涨价到38了。
最后删掉,只发了个“在吗”,然后红色感叹号跳出来,提醒我先加好友。
你说现代人表达爱是不是变简单了?
腾讯统计68%的人都用微信讲情话,23%直接上抖音录视频。
可我觉得更难。
以前一封信能等半个月,现在消息发出去两分钟不回就开始胡思乱想。
我把那张截图发了微博,tag 。
一夜过去,评论两千多条。
有人说“写了也不敢寄”,有人留地址求笔友,还有人晒出了整整一箱没拆的蓝色信封。
我突然懂了:不是我们不会爱,是我们找不到邮差。
科学家也挺损的,非要用仪器扫大脑。
哈佛的最新研究说,长期单向思念居然会激活奖赏回路,就像嗑瓜子、抽盲盒,越得不到越上头。
我照着镜子,盯着眼底那两道熬夜熬出来的青,心说活该,再刷会儿可能就戒毒成功了。
可下一秒又打开网易云,去找那首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店里放的歌。
留言区全是陌生人的名字+日期,“2009年7月18日,我在这里丢了一个人”。
我眼泪一下就掉了,原来丢人的不止我一个。
民政部数据说中国有2.4亿单身,15%只搞精神恋爱。
我算了算,差不多3600万人跟我一样,不靠拥抱取暖,只靠回忆续命。
我们群叫“柏拉图钉子户”,每天打卡三件事:早安,午安,梦里见。
管理员是个姐姐,48岁,离婚十年,前阵子去见了二十年前的初恋。
回来给我们发语音:见了面才知道,我爱的是记忆里的他,不是他。
我当时听完就把群备注改成了“记忆管理局”。
你说记忆到底有什么用?
我在淘宝下单了一本信纸,20块包邮,还送鹅毛笔。
第一页写“亲爱的Y,今天我把家里的啤酒都换成了苏打水,你答应过要陪我戒酒的。
写到最后一个字我才发现,我连他的新地址都不知道。
信纸被我折成小船,放进马桶冲走。
旋转的水涡像极了那年外滩的风,把我们吹散。
可我不想再等了。
电台里总说“保持深情的同时记得爱自己”,听起来像老妈的唠叨。
于是我报了拳击课,教练吼我出拳要稳准狠,我每一拳都朝着沙袋上的那团想象的脸。
三周后,我能连续打满三分钟,大汗淋漓比哭爽多了。
我把击打声录下来当起床铃,从此再也没点开过那个深夜频道。
昨晚练完回家,电梯坏了,我爬了十四层。
喘得像狗一样瘫在门口,隔壁小男孩递给我一张折皱的画。
画上两个火柴人手牵手,头顶歪歪扭扭一行字:“姐姐别哭,我把我的男朋友借你。
我当场破防,回屋把那本信纸第二页撕了。
写上:亲爱的我自己,从今天到明年今天,我要攒够去冰岛的机票钱,看极光,不发朋友圈。
写完我发现,原来情书不一定发给谁。
只要写出来了,心脏就像被按了重启键。
至于下辈子能不能上同一本户口本,管他呢——
这辈子先把户口本上的自己哄开心了,再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