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的时候,哨兵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三本大账与三本小账!》,获得了很多朋友的认同。核心观点是:只有财政部的数据,是相对最为可靠的。
同时,哨兵也讲过,说什么不重要(因为说不等于做),做什么才重要。
在目前可自由支配的财政资金十分稀缺的背景下,财政的钱往哪里投,才是政策真的重视哪里!
前两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题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署名文章,对于未来五年的财政政策,文中讲的是重点聚焦六大方面:扩大国内需求、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财税改革、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对比一下五年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时任财政部部长刘昆撰写了题为《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署名文章。
从两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五年前主要讲的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并没有具体讲要把财政资金投向哪里,因为当时的经济形势比现在要好得多。
而现在,面临的稳增长压力要大得多,所以需要“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六大方向。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文中提出的六大方向:
一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支持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大力提振消费。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消费新场景。统筹用好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围绕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加大力度,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扩大内需,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讲、反复讲,但现实的情况、效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哨兵反复讲过,内需不足的根源在于收入端(分配体制改革)和社保体系的完善,这两大问题解决了,老百姓才敢大胆的消息。
这一次,十五五规划确实都提到了这两点,但哨兵之前也反复讲过,这两点改革的难度和阻力非常大,咱们只能说,希望能取得成效!
另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这种政策,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也不需要哨兵不多什么。
哨兵的观点是:在目前的形势之下,财政资金如此紧张,提振内需能够分配的财政资金,是相对有限的……
二是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强化科技投入,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综合运用税收、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基金等工具,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是关注的焦点,而焦点之中的焦点,是这一句: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全力支持”,这是全文之中,用词力度最大的地方。
因此,可以说,未来五年,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方向就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部部长在上述读本之中,也有发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表述是: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所以说,关键的方向也明确了: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
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就业优先,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着力解决重点群体就业和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强化卫生健康服务保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支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完善财政资源环境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都是广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目前的形势之下,这些更多的是扮演兜底的角色,我们不抱过多的期待。
相对重点的,可能就是教育和生育。这个问题哨兵此前分析过,就是“投资于人”的提法,属于是全新的,教育和生育应该就是“投资于人”的核心。生育补贴的政策已经在执行了,接下来的看点主要就是教育环节。
四是扎实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健全多元投入格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好惠农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实施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支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支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
这个属于是老生常谈,也没啥亮点,与市场的关系也不大,就不多说了。
五是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坚持改革赋能、管理挖潜、监督明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财政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更好发挥税收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作用。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财会监督,加大财政监管和问责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这一部分应该是属于十四五“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延续,与普通老百姓的关系不大。
六是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持续用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好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推动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对违规举债、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防止前清后欠。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严禁新设或异化产生各类融资平台。优化债务结构,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化债的问题,去年以来就受到过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当前化债的本质,其实就是借新还旧,将隐形债务显性化、正规化(降低利率水平,减小还债压力),而不是减少债务规模,也减少不了。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哨兵反复讲过的,要大量增发国债和地方债。
今年发行的规模已经很大的,未来大概率还会延续这种大规模快速发行的状态。
最终,还是需要央妈不断的增加买断式逆回购和直接购买国债来兜底。
最后总结一下,未来五年,财政资金最重要的投向,就是一句话: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结合科技部的表述,具体就是: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