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执行任务时,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30分钟内相继坠海,机组人员全部获救,但两架军机总损失超1亿美元。事故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军南海行动安全性的广泛质疑。
事故出来后,特朗普先说劣质燃油有问题,美国海军把这条线查完又撤掉,燃油样本拿去测,指标在格里里,同一批次加过别的舰载机也没事,调查桌面上换成机械故障、操作失误、海况环境这些,人们关心外部干扰有没有,初步排除,视线又回到机务间和飞行甲板这些细处。
往下看的是老旧装备和高负荷带来的尾巴,尼米兹号五十年在海上转着,设计寿命被一点点吃掉,F/A-18平均二十五年机龄,维护窗口被任务挤得很窄,2025年跑中东又到南海,起降训练次数一遍一遍往上叠,甲板一天里超过二十次的节奏,靠近敏感海域的频度高,金属疲劳和管线磨损跟着走,保障链条也被拉长。
人和训练的压力也摆在那儿,美军要在印太保持存在,飞行员长期维持高强度,南海浪涌、风切、湿热的场面,航行自由的动作密集,出错空间被压到很小,前飞行员说着舰误差要收在0.3米里,疲劳上来,风险跟着往上蹭,夜间节次紧,甲板颠簸,着舰镜和信号员的配合稍一不顺,就会多出一道工作量。
地缘的那层意味也在扩散,近几年南海出过几回事故,2017年菲兹杰拉德撞船,2021年康涅狄格核潜艇撞到海底地形,暴露的是计划、训练、航行管理这些环节的缝隙,中国外交部提到美方在区域内展示军力让安全风险更复杂,东盟把克制放到嘴边,海上航线和渔货船队与军巡路径交织,碰头的概率不小。
这次的调查结论会牵动后面的部署,尼米兹要退役,美国手里兵力分配可能要再排一遍,目标和能力的匹配还在磨合里,这起事故像一张提示单,扩张如果没贴着实际需求,战备状态会被拖薄,留出维护档期、调整节奏、把人和装备的余量补足,后面能少出问题。
![]()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
《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