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不批评人,也不曝光丑陋了。就随便写点。
11月1日,大同四中的校门口,一名骑电动车的女生在向摊贩购买了淀粉肠后,她的电动车钥匙和家门钥匙遭到了学校的工作人员抢夺。
当女生哭着索要时,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生硬。
该事件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发酵,很多网友对抢夺女生车钥匙和家门钥匙的这名学校工作人员展开了猛烈抨击,甚至有人使用了“人性最大的恶,就是把最小的权利最大化利用”这样的言论。
舆情发酵后,我看到大同四中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情况说明,称已成立调查组介入此事。但这份回应并未平息网友的怒火。
很多网友认为,在没有明确禁止性规定且不影响校园管理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消费选择理应得到尊重。
这应该是网友对大同四中工作人员此次发生的抢夺女生钥匙行为,感到不满的重要原因。
因此,部分网友在质疑涉事学校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的同时,甚至还猜测学校之所以禁止学生购买校外食品,本质是为了强制学生在学校食堂或小卖部消费。
事实上,这种猜测存在明显误解。
![]()
据我了解,大同四中并非封闭式管理,校内有大量走读学生。而从女生有电动车的细节来看,其走读生的身份无疑。
作为不住校的学生,我们都知道他们是无需强制在学校食堂或者小卖部消费的,在放学后,他们完全拥有自主选择购买淀粉肠或者其他食物的权利。
那么,四中那名穿着马甲的工作人员又为什么因为女生买了一个校门口小摊贩售卖的淀粉肠,就要抢夺她的钥匙呢?
平心而论,如果理性看待此事,我认为主要原因,极可能是因为校外流动摊贩的食品卫生条件参差不齐,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而一旦学生食用了这些食品后出现身体不适,家长追责学校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种顾虑,在教育管理中并非不可理解。
或许基于此,大同四中这名工作人员出于对学生健康的担忧,希望通过扣押钥匙的方式制止学生购买校外食品。
不过,这名工作人员善意的初衷,却因为他在女生向他索要钥匙时简单粗暴的态度,引发了网友的反感。
![]()
大家对四中的种种抨击,本质除了对女生的同情,更多是对学校管理存在以伤害学生情感、侵犯学生权益的越界方式表达出的不满。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大同四中女生被学校工作人员抢夺钥匙一事上,与主流网友不同的一些粗浅看法。
最后,我想说点此事件以外的一个题外话。
那就是教育管理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离不开必要的管理。每个学校的管理方式有严也有松,这都是基于对学生成长的考量。
但是,如果负责任的老师因为管理方式略有不妥,就要遭到全网的口诛笔伐,甚至在舆情发酵后,要面临学校或者教育局的处罚,那么未来还有多少老师愿意主动承担管理责任?
我想,最终受损的还是学生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家长,都有把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把孩子送到学校,一是让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再就是接受学校的正确引导和严格的管教。
我们肯定不容许学校对学生无底线的纵容。
不过,学校的严格管教,也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权益、符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守住安全与规则的底线,也要保留教育的温度与柔性。
此次大同四中学校工作人员的粗暴行为需要纠正,但网友也应给予这所学校教育管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避免舆论审判过度侵蚀教育的空间。
一根淀粉肠引发的舆情风暴,不仅是对大同四中教育管理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整个教育行业的一次提醒。
教育管理既要守住责任底线,也要把握好方式方法。
如何在严格管理与尊重权益之间找到平衡,是教育部门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