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16日晚,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礼堂里,一名金发学生举着话筒发问:‘谌容女士,您没入党,却写了那么多歌颂劳动者的作品,您到底怎么评价共产党?’”话音刚落,空气顿时僵住,聚光灯下的女作家只是轻轻抬头,嘴角一弯:“和一位老党员相守大半辈子,日子过得挺好——这回答够不够?”礼堂先是一阵静默,随后爆出零星掌声,又急忙归于沉寂。美国师生原本准备就“言论自由”展开追问,结果被这句“家常话”堵得没了下文。
这场戏剧系的小规模交流会,因为一句“刁钻提问”而意外升级,外媒第二天报道时用了“Grace under pressure”来形容谌容的神情。关注中国文学的人都知道,她有“四不”规矩——不上镜、不上封面、不谈经验、不接受采访。可那晚,她居然违反了全部四条,不仅坐在台上,还谈个人经历。有人揣测她是临时起意,其实,人生坎坷早把她锤炼得滴水不漏。
将镜头往前拉回到1935年,她出生在汉口。抗战爆发时才一岁多,小儿肺炎几乎要了命。亲戚已经准备好竹席“善后”,恰好碰上名医冉雪峰路过开药,孩子捡回一条命。倘若那帖药迟到一刻,中国文学史是不是就少了《人到中年》,没人敢下断言。
![]()
汉口陷落后,一家人漂到成都。七岁那年,日军再次空袭,一枚炸弹在她脚边炸响,父亲扑过去把她按进沟里才躲过一劫;飞石划破额头,留下终身疤痕。谌容后来常说,这块疤是“写作的楔子”——疼痛提醒她,文字不是摆设,而是替无声者作证。
如果童年止步于战火,故事或许还算常见。问题在于解放后,她父亲因旧履历被长期审查,家计捉襟见肘。十五岁那年,她放下课本去书店当售书员。别的女孩琢磨衣服首饰,她抱着《托尔斯泰中篇选》看得入迷,导致库存少了好几本,被罚去开手写发票。有人取笑她“跑龙套”,她低头练字,一句辩解都懒得回。
三年苦读换来一次翻盘机会——青年干部可报考高校。她凭自学进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大二暑假,朋友介绍她结识了人民日报记者范荣康。对方16岁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两人相处不到两月就领证,在当时的学生圈子里算是“闪婚”。外人质疑草率,她却觉得自己赌对了:“写作需要底气,这个人能给。”
![]()
婚后日子并不平顺。高强度工作、两次生产、人事精简,再加上无法确诊的怪病,她体重跌到80斤,成天晕倒。医生劝她休息,她反而拿起笔:身体不听使唤,思想还有余地。夜里,煤油灯发黄光,她推敲每个动词位置。邻居听惯了隔墙的咳嗽声,却不知道那一页页稿纸已经在孵化角色。
1960年代,成分问题让她的稿子屡屡被退。有人当面嘲弄:“地主的女儿想写革命?”她懒得争,把手稿叠好塞进箱底。范荣康却守在门口,挡住激进的批评:“写作无罪,稿纸不值几个钱,烧了又能怎样?”一句话捍卫了十年的坚持。
直到1975年,风向稍转,《万年青》《光明与黑暗》相继见刊,评论界才发现,这位看不见照片的作者,行笔深处全是真刀真枪。《人到中年》问世后,广大医疗工作者在稿纸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掀起读者热潮,医院排队也有人默背片段。影视剧上映,院线负责人感叹:“票根像出院证明一样被珍藏。”
走红并未改变她低调的脾气。“不上封面”这条尤其顽固,出版社一次次恳求,她只回两个字:“免谈。”可1989年的美国之行,她还是打破规矩。原因很简单:戏剧系把《人到中年》改编成舞台剧,学生来信诚恳,附上一张排练照片。她心软了,觉得自己欠孩子们一次现场指导。
![]()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幕“灵魂拷问”。对美国听众而言,“对共产党有何感情”好似必答题;对她而言,却是几十年柴米油盐的生活常识。“夫妻恩爱还没离婚”,听来轻描淡写,其实暗藏锋芒:再宏大的意识形态,也要落到普通人的婚姻、职业、孤独与病痛里。细节对味,判断自明。
值得一提的是,那天晚上散场后,主办方在后台复盘活动,有人提议在宣传册里加一句“Chinese dissident writer’s witty response”,旋即被校方否决——光从现场反应就能看出,她不是异见者,更像一位坚守自我的小说家。文化碰撞不一定要制造敌意,这一点让很多旁观者颇感意外。
进入九十年代,谌容创作速度放缓,却依旧保持输出。《真真假假》《一夜风暴》等作品继续获奖。背后原因并不神秘:漫长病痛中,她习惯用写作对抗虚弱。她曾和友人打趣:“别人撸铁,我敲键盘。”
![]()
可命运并未放过这个顽强的女人。2001年春天,丈夫查出肝癌晚期;同年夏天,长子梁左突发心梗。一个月内两场葬礼,她站在灵堂间口罩湿透,仍维持镇定。外界揣测她会就此封笔,但几个月后,她寄出新手稿,扉页写着四个字——“草根未死”。
后来再有人追问她对政治的看法,她只是摆手:“写作是常识,不是口号。”简短一句,同样让好事者闭嘴。2024年初,谌容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讣告发布那天,《人到中年》的旧封面在网络被反复转发,有读者留言:“那本书陪我熬过值夜班,也陪我面对中年焦虑。”
从坠机般的童年,到尴尬的成分标签,再到国际舞台上的提问,她始终用小说当防护服。或许正因为如此,在那间伊利诺伊州的礼堂里,她才敢用一句“夫妻恩爱未离婚”堵住刁钻问题——文学的世界里,生活逻辑永远比意识形态来得真切。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