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某医药仓库的监控画面令人心惊:堆积如山的片仔癀锭剂外包装已贴满黄色临期标签,而三年前这里还上演着"日赚万元"的财富神话。2025年三季报显示,片仔癀营收同比下降11.93%,电商平台售价最低跌至593元/粒,较760元官方指导价形成22%的价格倒挂。这场始于2021年1600元/粒的狂欢,为何在三年后沦为经销商的噩梦?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经销商账本里的泡沫破裂
翻开浙江总代理林峰的电子账本,2023年6月的进货记录触目惊心:以单价720元囤入3000粒,如今仍有1800粒积压,按当前二手回收价530元计算,单笔亏损达34万元。全国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从35天激增至128天,揭示出"高价囤货-低价抛售-资金链断裂"的死亡螺旋。福建经销商陈伟更遭遇致命打击:去年囤积的600粒库存,最终以450元/粒亏本清仓,直接亏损16万元。
![]()
image
价格倒挂背后的市场逻辑
2021年黄牛回收价高达1200元/粒的盛况已成幻影。数据显示,"茅台+片仔癀"的礼品组合需求下降40%,非适应症人群购买量减少65%。与茅台不同,片仔癀3年保质期的药品属性成为致命伤:杭州某药店经理展示的临期处理清单显示,距失效期12个月需降价20%甩卖,过期药品只能销毁。某黄牛坦言:"现在回收价跌破400元,单粒利润不足10元,还不如倒卖黄金。"
![]()
image
渠道体系的重构阵痛
片仔癀2023年逆势提价至760元/粒的决策,将渠道利润空间压缩至8%。淘宝百亿补贴下探至575元/粒,与实体店760元指导价形成"价格双轨制"。广东二级经销商吴伟透露:"厂家强制搭售其他药品,实际进货成本超过800元,卖一粒亏200元。"这种博弈导致全国超30%合作药店停止现货陈列,改为"有订单再调货"的避险模式。
![]()
image
中药奢侈品化的行业反思
19次提价打造的价格神话正在反噬:2004年325元/粒涨至2023年760元/粒的历程,伴随的是市值蒸发1700亿元。中医药协会专家李明指出:"用金融思维做药品注定失败,安宫牛黄丸的周期波动就是前车之鉴。"消费者调研显示72%人群明确拒绝为保值预期买单,这或许预示着:当最后一粒临期片仔癀被销毁时,整个行业才能找回治病救人的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