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防空系统在夜间作战行动中,于境内多地上空成功摧毁、拦截164架乌克兰无人机,涉及11个联邦主体及两片海域。
此次无人机来袭呈现“全域分布、重点突破”的显著特点。从地域分布看,黑海上空成为拦截数量最多的区域,39架无人机在此被击落,占总数的23.8%。
作为连接克里米亚与俄本土的战略水道,黑海长期是俄乌无人机对抗的前沿,乌军试图通过无人机袭扰破坏俄军海上补给线与防空部署。
![]()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以32架的拦截量紧随其后,该地区紧邻黑海与亚速海,境内的空军基地和能源设施常成为袭击目标。
克里米亚共和国上空拦截26架无人机。自冲突升级以来,克里米亚因战略地位特殊,持续遭遇无人机与导弹复合打击,俄军在此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与“铠甲-SM”弹炮合一系统构建多层防御网。
布良斯克州则以20架的拦截量成为陆地边境的重灾区,该州与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州接壤,长期受无人机侦察与袭扰影响,上月曾单日拦截过17架同类目标。
伏尔加格勒州、罗斯托夫州和奥廖尔州各拦截9架无人机,其中罗斯托夫州因设有俄军南部军区司令部,多次成为乌军远程打击的重点。
![]()
利佩茨克州6架、沃罗涅日州5架及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图拉三州各2架的零星拦截,则反映出乌军无人机正尝试突破俄内陆防御圈,亚速海上空3架无人机被击落进一步印证了战场向多域延伸的趋势。
此次大规模拦截发生在俄乌无人机攻防常态化的背景下。就在11月1日,俄军刚在莫斯科上空击落6架来袭无人机,而10月27日更创下单日拦截193架乌无人机的近期纪录,其中34架直指莫斯科方向。
乌军也在同日拦截66架俄军攻击型无人机,双方在波克罗夫斯克等前线区域甚至出现无人机“空中缠斗”“迎头相撞”的激烈场景。
从战术层面看,乌军此次同时在多区域发动无人机袭击,疑似采用“饱和攻击”战术,试图分散俄军防空力量、寻找防御漏洞。
这类无人机多为改装的商用机型,成本低廉但数量庞大,可携带小型爆炸装置或执行侦察任务,即便被大量拦截,仍能通过消耗俄军防空导弹达成战术目的。
![]()
俄军则依托“预警雷达+防空导弹+电子干扰”的立体防御体系应对,在重点区域保持24小时战备值班。
对于俄罗斯而言,持续的无人机袭扰虽未造成重大战略损失,却显著增加了边境防御成本,且对民众心理形成持续冲击。
军事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冬季来临,俄乌双方可能进一步加大无人机使用密度,前者侧重打击后勤线,后者则聚焦边境设施防护,这场“低空战场”的博弈或将成为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变量。
目前,俄军已加强边境各州的防空部署,并提升了无人机预警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应对可能持续升级的无人机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