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四十秒的短视频,让德云社七队后台的日常趣事走红网络。孟鹤堂徒弟、岳云鹏外甥陈筱兰,在视频中与龙字科师叔宋龙祥上演了一场 “辈分换钱” 的趣味互动,既占了辈分的便宜,又赚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而宋龙祥则成了网友口中 “名副其实的冤大头”。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后台互动,既展现了德云社年轻演员的相处模式,也让观众窥见了传统曲艺行业辈分文化在现代的灵活演变。
![]()
视频名场面:四十秒的 “辈分博弈”,细节藏满笑点
视频拍摄于德云社七队哈尔滨巡演的后台,化妆间的镜子反射着演员们的身影,道具箱上还堆放着未整理的大褂。陈筱兰穿着休闲卫衣,手里把玩着折扇,主动凑到正在整理袖口的宋龙祥身边搭话:“龙祥师叔,这轮哈尔滨巡演都结束了,心里头挺开心吧?有没有啥特别想实现的愿望?”
![]()
宋龙祥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多想便脱口而出:“愿望啊?就想让你正儿八经叫我一声师叔。” 语气里带着几分玩笑,却藏着对辈分认可的小期待。陈筱兰立刻露出狡黠的笑容,故意拖长语调:“叫师叔啊?这可有点难办。除非…… 你给我一百块钱,我就满足你这个愿望。”
没想到宋龙祥倒是干脆,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百元纸币递了过去,眼神里满是期待:“二百块,多给点,你可得叫得响亮点儿。” 陈筱兰接过钱揣进兜里,脸上的笑意更浓,却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说 “哈尔滨的冰棍真好吃”,一会儿问 “下轮巡演去哪个城市”,完全不提叫师叔的事。
![]()
宋龙祥急了,一边整理大褂一边反复提醒:“钱都给你了,该叫了啊,师叔在这儿呢。” 陈筱兰却始终打马虎眼,最后笑着转身走开,只留下宋龙祥愣在原地,反应过来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视频最后,陈筱兰对着镜头比了个胜利的手势,配文 “巡演收获满满,师叔的红包真香”,逗得网友纷纷留言 “这波血赚不亏”“宋龙祥这‘大头’当得心甘情愿”。
陈筱兰的 “最强关系户” 标签:师父孟鹤堂 + 舅舅岳云鹏
能在后台如此 “放肆” 地 “套路” 师叔,陈筱兰的德云社身份确实不一般。作为德云社筱字辈演员,他是孟鹤堂门下的徒弟,而亲舅舅更是德云社的 “顶流” 岳云鹏,这样的双重背景让他被网友调侃为 “七队最强关系户”。
![]()
在德云社的辈分体系里,“云鹤九霄,龙腾四海” 八字科为郭德纲的徒弟辈,而筱字辈则是徒弟的徒弟,属于第三代演员,辈分相对较低。但陈筱兰的成长之路却备受关照:师父孟鹤堂对他倾囊相授,从台词功底到舞台节奏都亲自指导,就连七队的演出安排,也会特意给他留足展示机会;舅舅岳云鹏更是时常在综艺中提及这个外甥,带着他参加私下聚会,为他积累人脉和人气。
与陈筱兰有着相似 “强背景” 的,还有五队的李筱奎。他同样是岳云鹏的亲外甥,师父则是德云社副总栾云平,两人被网友并称为 “德云社两大关系户”。不过不同于李筱奎在舞台上的沉稳风格,陈筱兰更擅长通过短视频等年轻化的方式与观众互动,这次的 “套路师叔” 视频,便是他精准抓住观众喜好的一次成功尝试。
辈分文化的灵活演变:郭德纲口中 “有能耐才管用”
这场趣味互动的背后,是传统曲艺行业辈分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相声行业,辈分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技艺传承的纽带,按照德云社的家谱排序,宋龙祥属于龙字科,是郭德纲的徒孙辈,而陈筱兰是筱字辈,比龙字科低一辈,按理说应该尊称宋龙祥为师叔。
但现实中,德云社的辈分文化却有着灵活的一面。正如郭德纲曾在访谈中提到的,相声后台其实很少死磕辈分,“谁也不服谁,有能耐,你安排的事就有人听,有人办,反之,谁也不在乎你”。这种 “实力大于辈分” 的氛围,让年轻演员之间的相处少了束缚,多了随性。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筱字辈和龙字科演员都是同期进入德云社学员班学习的,彼此既是辈分不同的师叔侄,也是一起练功、一起成长的同学。就像网友调侃的,“二哥刘筱亭当年龙字科招生时,就怕招来一堆比自己小的师叔”。这种特殊的同窗情谊,让辈分关系变得更加多元,有时候是需要尊敬的长辈,有时候是可以打闹的朋友,想要让对方正经叫一声师叔,还得靠 “物质诱惑” 才行。
![]()
宋龙祥与陈筱兰的情况正是如此,两人年龄相仿,私下相处如同兄弟,这次的 “辈分换钱”,更像是朋友间的玩笑互动,既没违背辈分规矩,又增添了相处的趣味性。
网友热议:摆拍还是真实?核心是后台日常的吸引力
视频走红后,网友们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核心焦点集中在 “这段互动是真实发生还是特意摆拍”。多数网友认为是 “基于真实生活的摆拍”:一方面,龙字科演员想听筱字辈叫师叔,符合行业辈分设定;另一方面,陈筱兰和宋龙祥平时关系就好,这样的互动符合他们的相处模式,只是特意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
也有部分网友觉得可能是真实发生的后台日常:“德云社后台本来就热闹,年轻演员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这段视频的自然感不像是演出来的。” 还有网友调侃:“不管是不是摆拍,能让大家乐呵就行,比那些刻意炒作的话题强多了。”
其实,无论是真实日常还是刻意记录,这场互动能走红的核心,在于观众对德云社后台生活的好奇与关注。对于喜欢德云社的观众来说,舞台上的表演固然精彩,但舞台下演员们的真实相处、辈分文化的灵活体现,更能满足他们对 “曲艺大家庭” 的想象。而年轻演员们显然深谙这一点,通过短视频将后台趣事分享出来,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为自己积累了人气。
![]()
短视频时代的演员成长:用日常互动圈粉,解锁更多可能
陈筱兰并非德云社第一个靠短视频圈粉的年轻演员。如今,越来越多的德云社新生代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分享后台日常、练功片段、趣味互动等内容,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吸引粉丝。这种方式不仅符合 Z 世代的信息接收习惯,也为演员们开辟了除舞台演出之外的成长路径。
就像当年郭德纲利用微博宣传德云社一样,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成了年轻演员的 “圈粉利器”。通过这些真实又有趣的内容,观众能看到演员们舞台之外的另一面:陈筱兰的机灵狡黠,宋龙祥的憨厚耿直,都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而粉丝量的增长,也能为他们带来更多演出机会、商业合作,让职业发展拥有更多可能。
网友们也期待着陈筱兰和宋龙祥能带来更多后续互动:“下次可以让宋龙祥‘反击’一下,套路回陈筱兰”“希望多拍点后台练功的日常,既能看趣事,又能了解相声知识”。这些期待,也让年轻演员们更加注重内容的创作与分享,形成良性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