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斜斜洒在张叔叔的书桌上。年过六旬的他,早些年一到饭后便有小憩的习惯。可最近,总觉得一觉醒来非但精神没提高,反而胸闷、心慌,有时还轻微出汗。妻子笑着调侃:“你这觉是不是睡反了?”张叔叔以为是年纪大了难免如此,却没想到这竟然与午睡习惯有关。
![]()
小区体检时,医生意外地发现,午睡方式不对,竟可能让“心脏偷懒”,甚至加重心衰风险!许多邻居听后一愣:午睡不是补充精力的法宝吗,怎么还惹来健康风险?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心衰与午睡到底有没有关系?五十五岁以后,哪些午睡误区可能反而伤心?四个午睡“不要做”。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午睡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可权威数据显示,中国慢性病防控中心统计,55岁以上人群中,昼寝时间过长者,其心衰比例较正常午睡者高出约19.2%。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彬指出,不科学午睡方式,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心率不稳,诱发或加重心衰。
长时间午睡可能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抑制,醒来后短暂的低血压增加了心脏负担。尤其中老年人,心血管调节能力下降,血压剧烈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饭后立即躺下午睡,消化系统血流增加,而心脏输出能力有限,极易发生“供氧-需求失衡”,梗阻本就脆弱的循环保健链。
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午睡超过90分钟者,冠心病和心衰发生率增加23%,而控制在20-40分钟之间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则降低约13.8%(数据来源: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哈佛大学联合流行病学调查)。因此,别再简单认为午睡无害。方式不对,不仅白睡,反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不少中老年朋友感慨:“以前也午睡,咋没问题?”其实是否健康,很大程度取决于午睡的时机、姿势和持续时间。下面这些细节,决定了你的午睡到底是“续命”还是“伤心”。
坚持饭后立刻午睡,醒来易胸闷心慌:
饭后1小时内立即卧床午睡,会造成消化道与心脏争抢血液供应。数据显示,这类人群午觉醒后出现胸闷、心悸比例高出常人17%。特别是原有慢性心血管问题者,更易诱发心衰先兆。
午睡时间过长,反而适得其反:
很多老人午睡一睡就是一两个小时。可英国《柳叶刀》杂志的广泛随访结果揭示,日间午睡超过60分钟,中老年人发生突发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升高,比不午睡者高出近21%!浅眠20-30分钟最适合身体修复和清除代谢废物,超时反而让大脑、心脏突然从深度抑制中“醒来”,加重心脏压力。
趴在桌上午睡,心脏“受夹板气”:
不少人尤其习惯趴着午睡,但医学研究证明,这种姿势会造成胸部受到压迫,影响心肺功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诱发心律不齐与供血不足。长期趴睡者,心功能异常率增加8.3%。
熬夜+午睡“补觉”,心脏负担更重:
有的朋友晚上睡得晚,白天硬靠长时间午睡来“补”,“熬夜+补觉”模式不仅不会改善心衰,还因昼夜节律紊乱加重心脏负担。昼夜觉醒错位的人群,心肌损伤生化指标(如NT-proBNP)平均升高15.4%。
![]()
医生提醒:不是不午睡,而是要科学午睡,保护心脏!五十五岁以上人群的午睡,尤其要避免以下“四不要”。
第一,不要饭后马上就睡。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饭后最好间隔30分钟再休息。这样消化与心脏用血互不干扰,降低“心慌胸闷”概率。
第二,不要午睡时间过长。午睡控制在20-40分钟最佳,绝不贪多;过长易陷深度睡眠,醒来反而乏力心慌。
第三,不要趴桌子睡。避免胸腔受压,可以选择侧卧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垫高,有助于呼吸顺畅减轻心脏负担,尤其心衰高风险人群更要避免趴睡。
![]()
第四,不要靠“睡午觉”补熬夜。夜间保证6-7小时高质量睡眠才是基础,千万别靠午睡“填补黑洞”,昼夜规律才对心脏最友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